第279章 .【本案结】一起救救那个可怜人吧那些……(第3/4页)

也有的为了将易家怡的传奇上填入更接地气的细节,顿顿吃易记,观察易家人的状态,体会易家怡沙展生活中的氛围,接触易家怡的亲人和朋友,侧面去勾勒易家怡这个有血有肉的人。

隔日,【充气屋杀人案】被递交律政署,成功立案,开始推进法律程序。

各大报纸也开启了各显神通的大战——他们有的靠独家,有的靠文笔犀利、文风有趣,有的靠照片够多,有的角度独特……

诋毁凶嫌的文章也还在层出不穷,传递真相的报业同样不甘人下。

前面几天,市民只觉得如置身在罗生门,针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每份报纸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描述,好像每一个故事都是真的,又好像都不是真的。

可一日又一日,报业的厮杀逐渐有了高低。

那些编造的假话,哪怕再吸引人眼球、再极端爆炸,到底缺乏真实内容支撑,变得越来越悬浮,越来越匮乏。逐渐显出无故事可写,无内容可编。

而那些真实的报道却越来越丰满,构建在真相中的文字,即便很简单,也显得质朴,不会令人觉得乏味。那些【杀子狂魔】儿时的故事,青春期的故事,念书时的故事,工作后的故事,甚至恋爱的故事,都那么多细节,有的甚至很细碎,却显得真实。

其中最动人的是一篇写王先生和王太太相识恋爱的故事,一直哭着诉说‘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他为什么要杀死坤仔’的女人渐渐回过神来,她擦掉眼泪,收拾好头发,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坚强地见了一个又一个警官和记者,打起精神,认真回忆过往,努力叙述事实。

渐渐的,她开始相信王伟亚,她意识到自己的男人不是那样的杀人恶魔。

她已经失去了儿子,决心勇敢地挺起胸膛,保护自己的男人。

也许在今后的日子里,因为这次的苦难,因为这些无法磨灭的记忆,她已没办法再跟他走下去,但至少,她不想看着他落入愧疚和恶意的深渊。她已经没有办法再救回儿子了,还可以积蓄力量,拉男人一把。

一周过去,两周过去,易家怡的报道被淹没在越来越多的关于王伟亚的报道中。

清晨,家怡捏着报纸,站在郭永耀办公室门口,倚着门框和阳光,微笑读报。

郭sir递过来一杯茶,调侃这个拉着他并肩作战了好多天的易沙展:“怎么自己不如王先生红,还能这么高兴?”

“真实动人的故事,当然比虚假的仙女更有魅力啦。”家怡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她只是个工作努力一点点普通人而已,不可能比身负悲剧色彩的王先生迷人。

这是家怡早就预料到的,既然舆论非要打压那个可怜人,非要将那个已经在泥潭里挣扎的青少年按到泥潭底部,那她就偏要试一试,将他捧高。

他仍然是个小人物,却是努力想要抓住希望的、最最牵动人心的小人物。

他点亮了香江市民的同情心,激发了大家的慈悲,使每个与他不相干的人,都拥有了共同的渴望——还他清白吧,不要让那个可怜的孩子再遭受更多磨难了。

从来没有哪一个人,如王伟亚一般,使那么多人在同一段时间里,拥有如此统一的愿望。

大家对黄金档电视剧中女主角命运的关心,都远不如对王伟亚命运的关心。

‘真实’一字,原来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好故事了。

全香江市民,都沉浸在这个故事里,日日追更,无法自拔。

开庭的这一天早上,连同与刑侦毫不相干的公共关系科也出动去往法院。

而留在郭sir办公室桌上的今日最新报纸,头条文章标题又大又粗,好醒目——

《在悲惨的火焰中,点燃希望的火种》!

……

在法院里,家怡看到了黑心商家抵死不认的法人,积极配合警方的前台租借服务人员,还有一直很含糊、心存侥幸心理的决策更换绑绳的经理。

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怯怯的表情,灰败的脸色彰显着他们心里其实知道大势已去。

证据俱全,证人多到使本案庭审时间前所未有的漫长。舆论层面被告同样毫无胜算,陪审团看多了不同角度、不同论点的报道和故事,决定摒弃掉所有影响,只看庭审过程中合法的证据证词,进行纯粹的理性判断。

庭审时,王伟亚坐在小板凳上,拘谨地蜷缩着。

他本就自然卷的短发被理得很清爽,遗传了父亲和母亲的俊秀长相,在悲伤和焦虑的折磨下,更显出种惹人叹息的可怜相。

当法槌敲响桌面,被告黑心商家彻底败北,全场响起一阵声音一致的喧哗。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青橙日报的主笔聂威言在身边人喧哗起身、又被警卫制止时,始终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