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4页)

“臭流氓!”沈诉诉赌气,又把自己脑袋低了下来。

“都是我的错。”顾长倾说。

“嗯——”沈诉诉声音闷闷。

她方才哭得累了,不多时,便躺在他怀里睡了过去。

顾长倾抱着她,合上眼,却久久无法入睡。

深夜,他睁开眼,拨开沈诉诉面颊上落着的碎发,又在她面颊上吻了一下。

他想,他是真的很喜欢她,她就像是被他紧紧抱在怀里的宝藏。

次日,沈诉诉醒来的时候,还靠在顾长倾的怀里。

其实顾长倾早就醒了,但他没推开她,只是等着她醒过来。

沈诉诉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说道:“很晚了吗?”

“不晚。”顾长倾起身,将衣服穿戴好。

沈诉诉穿了厚衣裳,坐在梳妆镜前,打了个哈欠,问顾长倾道:“我们何日回县里?”

“别院好玩,你就住着,什么时候想回去,我就领你回去。”顾长倾挑起她的一缕发丝说道。

沈诉诉回过头问他:“你近日不忙了?”

“不忙。”顾长倾已安排好一切事宜。

沈诉诉在县城外的别院里,倒是过了几天轻松日子,顾长倾领着她到江边,凿开冰面钓鱼,这体验新奇,晚上的时候,她还吃上了自己钓上的鱼。

顾长倾的师弟凌飞渡在这里留了一两日,便告辞离开,与他说的情报一模一样,没过一段日子,江南那边果然传来了有人造反的消息。

至于是谁造反,据传闻说,并没有人见过那起头之人,只说乱事是从寒山县那边开始的。

要不是顾长倾就留在自己身边,沈诉诉都要以为顾长倾就是搞这事的人了。

毕竟他前不久才去过寒山县,还挖出了他的特殊身份。

当然,留在长洲县,远离事件中心,这自然也是顾长倾的谋划之一。

江南有祸事起,地方长官纷纷上奏请求圣上镇压,但论及领军打仗的人选,朝廷那边却犯了难。

苏州刺史梁雪跋涉数日来到长安,入朝廷禀告此事,请求皇帝出兵镇压,并直言自己并无领兵作战之能。

金銮殿内,那年轻的新帝高高在上问道:“你们江南,连一个能领兵作战的能臣都没有吗?”

他登基的时间不算久,又疏于政事,对于江南的官员竟都不熟悉。

“陛下治理有方,江南从未经历过祸事,要说发展经济、造福于民,我们尚且有些能力,但这领兵作战,请恕臣等无能。”梁雪跪在地上,谦卑说道。

“景羡。”新帝唤了朝里他颇为器重的将领。

殿内许久无人应答,一旁的薛宸过来,对新帝耳语几句:“陛下,景大将军抱病,并未上朝。”

景羡嘴上是如此说,但朝中之人谁不知道他就是在躲着皇帝,前段时日,皇帝不由分说便将忠心耿耿的顾大将军满门抄斩,连他那从未回京的亲生弟弟都要赶尽杀绝。

若顾长仪真要造反也就罢了,但新帝压根没摆出什么证据,这就让朝中官员人心惶惶,本该动用权力做的事,也都不敢做了。

这挂帅领兵一事,定然是无人敢接了,若拿了兵权,再过几日,等这皇帝心情不好,又说你要谋反,上哪里说理去。

反正,现在朝中许多官员就秉承着摆烂二字,问就是不会,会就是有疾病做不了,宁可不做,也不想出错。

朝中一片静默,在新帝即将大怒之前,梁雪抬头道:“皇上,臣这里倒是有一人选,只是他不过一介草民,没什么显赫的出身。”

“说。”新帝道。

“皇上,您还记得娶走那江南第一美人的公子吗?”梁雪道。

新帝面上怒意更盛,眸子里似乎有压抑的怒火。

他道:“不知。”

薛宸附耳过来道:“皇上,此人姓南,单名为一字舟,籍贯就在长洲县,颇有些武功智谋,原本只是长洲县令沈严家中的门客,后来沈家小姐倾心于他,与他成亲。之前寒山县的魔刀杀人一案,也是由他告破。”

新帝的眉头紧锁,他自然知道魔刀一案,幸好那灰衣人口风紧,并未透露出什么,但那人破坏了他的计划,着实可恶。

他正愁寻不到由头来将他杀了,如此机会,倒是正好。

新帝看向梁雪道:“若是刺史大人举荐,朕倒是可以一用,只是若有纰漏,朕要他提头来见。”

“是。”梁雪行礼应道。

“朕会将兵权下放于他,一月之内,若无法镇压叛党,让他来京中谢罪。”新帝敛眸说道。

几日后,一道圣旨传至长洲县,那前来传旨之人竟是薛宸。

沈诉诉前几日已回了长洲县的闻府,她在想着要不要在叛军攻打过来之前先收拾包袱跑路。

为了稳妥地溜之大吉,她甚至还先给远在西域经商的闻泽表叔写了封信,把江南这里的乱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