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4页)

这也是楚琳琅的真心话。

如今三皇子虽然要一登大统。可是新帝继位,与百官的磨合也是一次大考。司徒晟作为新贵重臣,与老臣子的相处,更是一关。

她身为司徒晟的夫人,可不想借着丈夫的势,给他到处树敌。至于谢悠然之流,楚琳琅觉得自己已经前行太远,真是懒得回头看了。

她的话让六王妃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位楚娘子的性子还是那么爽利,就算如今成为了官娘子,也丝毫没有小人得志的架势,光是这点就让人暗暗点头。

接下来的行程,就是查看一下即将进行的祈福佛事,再欣赏一下已经移入皇庙的金身大佛。这等名匠巧手雕琢的巨型佛像,真是让观者肃然起敬。

楚琳琅在寺僧的指引下,专注看了一会。

可是已经许久不曾出现的恶心劲儿,却突然袭上来。

她都来不及说话,在丫鬟的搀扶下,捂嘴奔到佛殿外,干呕了好一会。

当她再抬头时,却看见陶赞正在偏殿一角,有些局促不安地看向自己……

司徒晟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是不认的。

楚琳琅原本也应该避嫌,可一旁给楚琳琅倒着茶水的冬雪却惊讶发现,楚琳琅却脸上带着微笑,走向了那原本已经转身打算离开的陶赞。

“陶寺官,好久不见啊!”

陶赞惶然转头,看着楚琳琅,却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年岁不大的少年郎君,这几日有着天塌地陷的感觉。

他也是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个活在世上的大哥。而他曾经暗暗倾慕的女子竟然成了他的长嫂。

陶赞更没想到,自己的母亲当初能嫁入杨家,靠的竟然是不名誉的手段。而正因为如此,他的兄长才不认他……

而相依为命的母亲,却因为遭了陛下厌弃,而被囚禁庙庵,他到处求告,却屡屡碰壁,甚至连他的外祖父,都不理他。

陶慧茹给儿子精心打造的温室骤然坍塌,陶赞在毫无防备下,遭受了人生的第一场暴风雨,已经被抽打得有些彷徨无助了。

他如今虽然还是寺官,却处处遭人排挤,所以这等日子,他却并没有靠前。

没想到,他的长嫂楚琳琅却突然走过来,面带笑意地与他打招呼。

他直觉想要应付几句,就急急离开。可楚琳琅看出了他的意思,飞快拦在了他的身前,有些意味深长道:“我对陶公子一直心怀敬意。当初您不嫌我才学粗鄙,替我拟写家书的善举,我也一直牢记在心。那些父母辈的恩恩怨怨,原本也是跟小辈没有关系。你无论怎样,都是司徒大人的弟弟,就算他表面不认,可心里还记挂你的……只是希望陶公子不要因为忘尘居士而迁怒司徒大人!”

她这一番释放善意的话,让陶赞变成了寻到母鸡的鸡雏,恨不得扑闪小翅膀,飞入长嫂怀中寻求慰藉。

可惜他不敢造次,只能一边流泪,一边哽咽道:“我……我怎么会怪兄长?只是这些事情突然袭来,叫人有些承受不住……”

楚琳琅抬头看了看四周并无别人,便柔声道:“走,我们去一旁的茶室坐坐,我也有许多话,要跟陶公子聊聊……”

……

前山皇寺山门一直车水马龙,跟后山禁庙的幽静截然相反。

因为后山地势的缘故,登上禁庙之上的断崖,就可以将前山皇寺的热闹尽收眼底。

陶慧茹被人挟持,站在这断崖处已经许久了。

她瞟了一眼押解着她的几个黑衣大汉,再看了看立在身前远眺的高大男人,冷笑一声道:“你居然敢再闯京城?你难道不知你的大儿子恨你入骨,若是知道你在这里,必欲除之而后快吗?”

听了她的话,杨毅慢慢转身,瞪向陶慧茹的眼中 ,满是透着恨的厌弃。

他也是最近才知,这陶慧茹在杨家当年的兵败里充当了什么角色。

不过是两人夫妻口角,她却拿了杨家来报复!

他当年为何要鬼迷心窍。陷入这毒妇的诡计,一步错,步步错。以至于累得温氏被迫害发疯,而父亲也战死沙场,最后杨家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而现在,因为荆国的节节败退,杨毅在荆国的处境不妙!而他现在的妻子,不知怎么的,居然知道了他将前妻一直养在身边的事情,跟他勃然大怒,彻底闹翻。

杨毅并不在乎,他当初娶这公主,也不过迫于形势,心里装满了仇恨之人,怎会陷入儿女情长的温柔乡?

所以他干脆离开了荆国,带着自己豢养的死士来到了大晋都城。

时不我待,这等难得的机会,他已经等待许久了!

所有的恩怨纠缠,便是今日一并了结吧!

所以就算陶慧茹高声谩骂,杨毅也不为所动,只是眼看着皇寺的人群渐渐散去,许多马车纷纷折返,只剩下太子六皇子等几个皇子的马车还没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