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页)

可是今日当着这么多宾客的面,太子让人将陶氏绑走,显然是不给陶家留脸了。

从此以后,陶家就要沦落成京城笑柄了!

陶海盛就算理亏,也被女婿的鲁莽气得脸红脖子粗,几步走到太子面前,急得跺脚道:“殿… 殿下,您怎么如此行事,她毕竟也是你的姑姑啊!”

太子听了,微微一笑,伸手握住了陶海盛的手,顺势将他背转众人,将他拉拽到了一边,然后低低道:“可我更是雅姝的丈夫啊!这陶氏几次三番陷害雅姝,害她生死一线。你是她的父亲,不维护雅姝也罢了,却处处偏帮毒妇!她今日如此有恃无恐的搅闹,不就仗着陶家和你的势吗?我替岳丈快刀斩乱麻,免得你大义灭亲,跟妹妹撕破脸,不是很好吗?”

陶海盛被太子说得词穷,正要辩解雅姝跟陶慧茹的龃龉都是误会时,太子却彻底沉下脸:“岳丈若再一意孤行,不辨是非,只会叫你的亲生骨肉心寒!雅姝先前就不太愿意认你们,如今看来,竟然有几分道理,是孤多事,不该劝她。像你这样不心疼女儿的父亲,真是世间少见!”

陶海盛听了太子的重话,再次猛然警醒。

他怎么忘了,眼前的这个人除了是自己的女婿,更是未来的帝王君主啊!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啊!莫说陶氏入庙庵,是陛下先前的旨意。

就算是太子所下,他又怎敢抗辩?一时陶海盛慌忙跪下,向太子殿下认错。

刘翼看了看自己拎不清的岳丈,有些无奈摇头。看在雅姝的面子上,他当然不好重惩岳丈。

不过这里发生的事情,他已经派了自己东宫的管事太监,亲自传告给在府中的陶国公。

至于该怎么管教不长进,没眼色的儿子,那就是陶国公的事情了。

于是在太子的出面之下,司徒府门前的闹剧,宣告结束。

宾客们都纷纷入席,只假装水过无痕。

可是方才围观的人群里,却有个戴着斗笠之人,隐在墙角久久没有离去。

方才温氏出现在人前时,他隐在人群里,贪婪看着她那纤瘦的身影,恨不得能立刻带着她走。

可是温氏那凄楚的一句“她不要丈夫,只要儿子”,却深深割痛了他的心。

曾经满眼都是他的纤弱女子,如今却不愿再想起他了……

那种被天地抛弃的孤独感再次袭上杨毅的心头。

他在北地苦心布置多年,可是所有的准备却因为一场枯草天灾,而变得不畅快。

想要假借两国纷争,报复狗皇帝的希望落空。而那狗皇帝居然已经病入膏肓。

若让他这么安然老死,自己这家破人亡的怨恨,岂不是要跟狗皇帝一起奔赴九泉,再无宣泄之日?

想到这,杨毅默默掩好了自己的斗篷,看了看那个被舅舅生硬拉走,一脸泫然哭泣的陶赞,便毅然转身而去……

再说琳琅这一场婚礼,竟然没有怎么坐床。

平息了府门前陶家兄妹的闹剧后,陶雅姝又将她拉到无人处,低低向她表示了歉意。

楚琳琅笑着道:“别人不知,我还不知你陶家的门道?你父亲和姑姑的事情,与太子妃何干?如今你我都怀了身孕,可不许操心那些烦心事情。一切都让爷们操心去!”

陶雅姝听了她豪迈之言,微微一笑,便是不打扰琳琅的洞房花烛之夜了。

她的姻缘之路艰辛,可是她这个闺蜜楚娘子的姻缘之路,更是比她艰辛百倍。

如今也算是有情人,终于修成了姻缘正果,只愿这对夫妻以后也能白首偕老,恩爱扶持……

送走了陶雅姝,琳琅并没有回新房,而是又让丫鬟熬煮好了药汁,亲自给婆婆温氏送去。

今日温氏,是第一次主动提起了她的儿子晟儿。

琳琅明白这对司徒晟意味着什么,也说明温氏不再困在陈年的情爱旋涡里,终于可以抬眼看看,被她忽略甚久的儿子了。

所以温氏一边喝药,一边问她为何身穿嫁衣的时候,琳琅只是笑着说:“今天是你儿子大喜日子,我做你的儿媳,好是不好?”

温氏有些困惑道:“可是他还那么小,怎么娶了你这般年岁的?莫非你是童养媳?”

此时在温氏的认知里,她的儿子还是江口那个小男孩,怎么能娶这么大的媳妇?

楚琳琅低笑了起来:“我还真是比他大,嗯……就算是童养媳吧!”

温氏恍然,低声问难道:“可是……他长大了,不喜欢你可怎么办?”

琳琅让温氏看她的脸:“母亲,你看我生得这么好,他喜欢得紧呢!”

温氏点了点头,表示琳琅的确漂亮,她却不放心低声道:“可是我记得,儿子喜欢隔壁的小姑娘,总是给她捉螃蟹呢,昨日他的手指都夹出血来了,还要捉给她吃……”

温氏的记忆恍惚,似乎把印象里比较深刻的江口旧事,当成昨天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