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4页)

细细品酌下,便会发现,萧淑仪跟静妃娘娘的长相颇有些类似,都是小家碧玉,眉目清秀的一类。

听说静妃又跟她的表姐方良娣很像,所以这位萧淑仪得宠的原因有些不言自明。

这次入宫的女官,身份都不低。一个个都是顶着家族希望入宫。

年轻女子之间,便如同窗学习一般,难免有争强好胜,争跳龙门的心思。

可这萧淑仪入宫之初,样样不如陶雅姝。既没有她的女官品阶高,更不能像她那般帮衬太后,手里握着实权。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红眼病的风一旦刮起来,那可就没完没了。

陶雅姝若得了什么赏,那位萧淑仪就看得眼红脑胀,觉得凭什么只她得了这么多好处?

时间久了,再加上些不起眼的小事纠纷,她心里就跟陶雅姝结了梁子。

如今,她时来运转,竟然得了陛下的爱宠,成为女官里第一个受封成为妃嫔的,自然心情舒畅。

想要扬眉吐气一番,于是没事就到陶雅姝跟前炫耀下她从陛下那得的封赏。

今日也是如此,她笑看着陶雅姝朝着自己施礼问安,突然一低头,低声道:“哎呀,我这绣鞋怎么迸上泥点子了?”

听了她的话,楚琳琅和陶雅姝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萧淑仪的鞋子。

那鞋可真不错,两种缎面缝合,鞋尖顶着攒在一起的珍珠花,一看就名贵无比。

说完,萧淑仪故意提了提裙摆,微笑道:“这鞋是陛下赏赐的如意双锦鞋,鞋面可是娇嫩呢!我怕带来的这两个宫女粗手粗脚的,弄坏了鞋子,就劳烦雅姝姐姐帮我擦一擦了!”

她羞辱人的意思也太浓了!

要知道陶雅姝虽然不是后宫妃嫔,却是一品的女官,又是在太后跟前伺候的。

太后她老人家都没让陶雅姝干过这种粗活,她一个小小的淑仪,哪里好差使陶雅姝啊?

偏偏她最近正得隆宠,陛下连着好几夜歇宿在那,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陶雅姝若是生硬拒绝,只怕萧淑仪就要在陛下跟前吹起枕头风,说陶雅姝目中无人,一个小小女官,却不敬宫里妃嫔了。

陶雅姝身为国公的嫡孙女,这辈子都不曾蹲下给人擦鞋,听了萧淑仪这话,一时间竟是气得脸颊微微添了些红。

就在二人僵持的功夫,楚琳琅却往前走了一步,从容跪下,笑着对萧淑仪说:“淑仪不知,方才陶女官帮奴家挪动花盆的时候,闪了腰,正疼得呢!她蹲不下,正好我来!”

说着,她便掏出了手帕,做势要给萧淑仪擦鞋。

这一边擦鞋,楚琳琅还不往溜须拍马逢迎着:“哎呦,不亏是陛下的御赐,当真精致得很啊!”

说着,她便用手帕,轻巧掸掉了鞋面的压根看不见的灰尘。

什么鞋子脏了!就是故意恶心为难人罢了!

不过楚琳琅却不在乎这个,她又不是贵女出身,这一进宫,跪谁不是跪啊!

于是就这么三言两语,轻轻巧巧地替陶慧茹解了围。

这萧淑仪原本是要刁难陶慧茹,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楚琳琅。

这个女奸商,满嘴阿谀奉承,一脸甘之如饴的样子,哪里还会让她有刁难人的快乐?

想到这,萧淑仪的脸色不禁难看了几分,冲着楚琳琅冷冷道:“陛下御赐的东西,也是你这等蠢货碰得的!”

萧淑仪是从太后宫里出来,自然也认得楚娘子,却也很看不起她。

一个没根没系,惯会耍弄嘴皮子飞黄腾达的商妇,还真以为陛下赏了她一个六品“安人”的封,就配跟她们这些官宦出身的女子平起平坐了?

所以萧淑仪羞辱陶雅姝不成,就将一股子邪火发泄到了楚琳琅的身上。

看萧淑仪发火,楚琳琅丝毫没有慌乱,她可是经历过静妃逼到太后跟前刁难的阵仗。

跟叶大根深的静妃娘娘比,这位小小的淑仪可真不够瞧的!

听说她家是武将出身,这次负责前线的粮草辎重。陛下如此爱宠她,除了看她有几分像故人,大约也有用宫隆宠鼓舞前线战将之意。

毕竟这次除了萧淑仪外,另外提拔成妃嫔的两个女官也都是出自武将之家。

所以说在楚琳琅看来,老皇帝大约并非起了色心,而是在犒赏三军呢!

小人得志,大概就是这么猖狂的德行。

萧淑仪非要发发邪火,她就这么诚惶诚恐地跪听着,嘴里敷衍着“是是是,对对对!”

不过琳琅心里有数,她是太后放牌子请进宫里的。

这小小淑仪的隆宠,可不够将她押下去打,抽太后的脸面呢!这萧淑仪顶多也就是在她跟前耍耍威风罢了。

可是楚琳琅忘了陶雅姝正在一旁。

听着萧淑仪当着宫人这般言语刻薄,全无涵养地刁难楚娘子,陶雅姝的心都要气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