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第三十四个故事(第2/4页)

何况这方位面的大明官兵将士在季言之各种调~教下,虽说因为时间短的缘故战斗力其实没提升多少,但总得来讲却没有多少人敢做逃兵。什么双方一开战,大明官兵将士就开始丢盔弃甲、望敌而逃的事情敢出现,季言之就敢让他们连戴罪立功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和手足亲眷一起去地府玩儿。

扯远了,总之跑来东方淘金还敢煽动闹事的荷兰人这回在大明沿海驻军的全力打击下,用全军覆没也不足以形容其惨烈。因为对于不幸被俘的几个操着葡萄牙人口音,但国籍却是英国的俘虏来说,或许死了还好一点,至少不会被逼着写下高大数十万白银的卖身契,然后终身没了自由为大明外语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剿灭煽动闹事的荷兰人一事获得全然胜利后,秉承着事后还要算总账的‘扒皮’心态,季言之直接吩咐礼部的官员一起起草了一份问责文书,总体思想就是责问荷兰政府‘纵狗行凶’,在大明犯下严厉的罪名,强烈要求荷兰政府赔偿大明所遭受的一系列直接和间接损失。

这种事先将所有犯事者杀了,过后还要找对方国家麻烦的事情,直接就让荷兰政府呕得吐血。荷兰政府的人真的不想理会这封即使在华丽辞藻下也掩盖不了流氓本色国际公文,但大明方面的强硬态度,以及一直和荷兰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英、法等国的虎视眈眈,都让荷兰政府心塞之余不得不吃下这么一个亏,开始和大明官方接洽,商量‘战后’赔偿事宜。

神秘的东方,在西亚欧洲等国的眼里,是谦谦君子、温吞有礼好客的礼仪之邦。

嗯,对于好的客人,东方人的确是这样没错……

但是对上不请自来、闯入家门的强盗,按照季言之的逻辑,再怎么收拾也是正确的,甭想要什么好的待遇,没把犯事者挫骨扬灰,都是他季大佬太仁慈的缘故。所以吧,在荷兰人因为以往认知、计算有误的情况下和大明官方接洽,结果只会是被血坑一笔。

就这样,时间进入了崇祯三年的五月份。同元年、二年一样,感觉初夏根本就没有温度,仿佛还置身于暖春一样。在荷兰人袭击厦门湾的同时,关外的女真依然如历史上再一次展开了攻打山海关的举动。

当然了山海关城池之坚不是说假的,在孙承宗依然稳坐辽东督师,负责统帅辽东守军的情况下,重创了后金八旗。历史上这场攻防战,最终也是由孙承宗所率领的辽东守军得到了胜利,但是因为后金方面开始听从范文臣的建议实施反间计,让崇祯帝起了猜忌之心,主导这场攻防战的孙承宗遭受权臣掣肘,无奈告老回家……随后继他上任的袁崇焕不久之后又死于极刑。

这方位面,后金依然实施了反间计。

好吧,如果现在在龙椅上坐着的原崇祯,估计会按照后金高层人员所设想的思路走,但现在坐在龙椅上的是顶着崇祯壳子的季大佬啊,他会不知道在他欣喜辽东守城胜利并重创了后金八旗军队之时,冒出来的不和谐音调到底怎么回事!

而这一回,季言之充分给有异心之人展示了什么叫做‘简单粗暴’的处理手法,封赏了以孙承宗为首的辽东守军后,季言之懒得听让他觉得‘啼笑皆非’的辩解,直接以‘与后金探子有来往,通敌卖国’的罪名将其下了昭狱。

如有人敢请求,季言之直接啪的一声拍出锦衣卫们搜查到了情报,将求情者直接踢去了闽南等地,为大明的粮食增产作出伟大的贡献。

要知道范文臣提出的反间计,主要是算计的‘崇祯’皇帝的那颗刚愎自用、多疑敏感的心。季言之成了崇祯后,一些国事政务的安排也充分表现出他是一个刚愎自用,多疑的人。

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而已,实际上季言之除了自我外,其实算是个很随和的人。反间计什么的要想奏效,也要看使用在什么人身上以及天时地利人和,因胜利而从怀疑孙承宗等将会功高震主,怕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

哦,历史上的的确确中了反间计,不断干出自毁长城之事的崇祯可不是傻子吗。

讲真在顺带的将朝野整顿了一番,剔除掉某些不和谐之人的存在后,偶尔偷闲时,季言之还在思索,历史上的崇祯帝是不是就如王莽对抗天选之子刘秀时有天道暗帮降下天火流星,崇祯帝对抗天选之子皇太极之时,也遭遇了强降低智商的BUFF,以至于干出一些列不合常理,甚至自毁长城的举动来。

这很玄幻,季言之偶尔间这么想想后,就乐不可支的放下。

因为就季言之的各种有害buff的免疫而言,就算皇太极真的是天选之子又如何,即使他现在处于和小绿失联中,再也沟通不了各个位面的小天道,相信依着他季大佬的手段是不会给人当踏脚石的,所以甭管后金还有什么算计,反正注定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