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第2/5页)

乔微听后道:“陛下选的人自然是好的,只是历来地方官员入中枢,平升已经是升了一级,更何况这连升两级,再加上入京,就是三级了,朝堂怕是不能服众,若是陛下想要重用曹刺史不妨先将他调回京都,再慢慢图谋尚书之位。”

原本广明帝还以为乔微要反对,结果听到后面心中越发平和,其实他也知道调曹宏放任吏部尚书确实不妥,只是曹宏放确实忠心于他,若是让他放弃曹宏放另选他人,心中未免不舍。

“皇后觉得这吏部尚书之位该给何人?”广明帝对着乔微问道:“是选崔相推荐的还是郭相推荐的?”

乔微就知道广明帝喜欢这样算计她,但她也不会不答,她有她自己的谋划。

“陛下,臣妾觉得吏部尚书之位空缺这么长时间吏部还能一切如常,想来现在的吏部侍郎应当是个人才,论能力应当能统领吏部。”乔微说道。

广明帝听后点点头:“确实如此,吏部侍郎关启的能力确实不错。”

“臣妾听闻关侍郎是朝中为数不多能以庶族身份跻身高位的官员?”乔微笑着问道。关启本人是庶族出身,但是和曹宏放没法比,因为曹宏放曾是临王府长史。

也就是说曹宏放曾经做过广明帝潜邸的属官,可以说是广明帝的心腹。

原本这种尚书位置空缺,最应该想到补官的人选就应该是本部是侍郎,只是关启本人有些倒霉,庶族出身本来应该得广明帝重用,可偏偏有个曹宏放横在他和广明帝中间。

当然除此之外,广明帝不用关启还有一个原因。

乔微看着广明帝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劝道:“臣妾听闻关启曾经做过废太子的东宫官,只是他当时也并未被废太子牵扯,可见他本人不是结党营私之人。”

“陛下若是能对其施以恩德,关启必然会竭力相报陛下,或许会成为第二个曹刺史也说不一定。”乔微对着广明帝道。

废太子是先帝的长子,废太子本身不算昏庸但架不住他身后有几个一心盯着他位置的兄弟,最后几个人两败俱伤,全都白费,便宜了广明帝。

其实乔微看过关启的政绩和生平,这位应当是先帝给废太子选的宰辅之才。

后来废太子出事,先帝也没有责罚关启,还将关启委以重任,可以说关启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留给自己儿子当未来宰辅的。

只可惜广明帝对关启很忌讳。

其实乔微觉得广明帝想太多,废太子已死,废太子的几个孩子也都贬为庶民,关启是脑子抽了才会心念旧主。

见广明帝陷入沉思,乔微说道:“陛下若是用关启,不管是崔相还是郭相都不能再有异议。”

广明帝不得不说乔微说得很有道理,他对着身边的高恭道:“宣关启觐见。”

见广明帝选了关启,乔微嘴角弯起,如此一来吏部可在她的掌控之中。

另一边在吏部府衙中的关启见高恭亲自来宣他觐见,就知道此事成了。

关启

和高恭走在路上,便听到高恭道:“今日可是娘娘在陛下面前举荐的关侍郎呢。”

“还要多谢高内侍为我举荐。”关启对着高恭拱手道谢。

此次吏部尚书的位置空缺,关启本觉得以自己的资历成竹在胸,结果上面的几位没一个想举荐他上位的。他明白广明帝对自己的忌讳,所以他清楚若是此次不能上位成功,他日后也不可能再升迁了。

他本来是想要走一走高恭的路,毕竟高恭举荐学子之事京中都知道,很多人都想走高恭的路子成为广明帝心腹。

他虽然不觉得三品尚书的任免能够被内侍左右,但却想要让高恭多替自己表明忠心,结果却被高恭拒绝了,最后高恭给他指了一条路让他走皇后的路子。

他本来还将信将疑,但最后被逼无奈只能选择皇后,发誓效忠皇后,却不曾想皇后真的办到了。

经此一事,他越发震惊乔微对朝局的把控和在广明帝心中的地位。

重点是皇后素有贤名,接连办下的几件大事也都名声极好,他越发觉得也许跟着皇后也不错。

高恭听到关启的话笑道:“都是皇后娘娘的功劳,我怎敢贪功?只是我提醒关侍郎一句,莫要在陛下面前提及皇后举荐之事。”

“我明白,我是陛下的臣子,但还请高内侍转告皇后娘娘,臣日后唯娘娘之命是从。”关启是个聪明人,如若他是个蠢的,怎能在废太子出事后还官居高位。

同样关启也不是迂腐之人,他若是真的认死理,就该随着废太子而去。

见到关启后,广明帝为了对方几句,就见到关启泪洒殿中,对广明帝哭诉衷肠,表明自己的忠君之心和先帝提拔之恩,并言明先帝之恩要报效于广明帝身上。

“朕记得你曾效力于废太子麾下。”广明帝心底还是有个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