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第5/5页)

事实也是如此,他不过将岑永歌才举荐给广明帝几日时间,岑永歌就已经取代张鸣怀之前举荐的那些学子,成为广明帝最看重的人了。

之后高恭嘱咐道:“娘娘吩咐您将此文吃透,再进献给陛下,切不可一知半解操之过急。”

“我明白的。”岑永歌道,如若他在广明帝面前露了怯,他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岑永歌足足用了三日时间才将乔微的文章完全吃透,才进宫请见广明帝,将这篇文章呈送上去。

果然广明帝见到后大喜,对着岑永歌问道:“永歌大才!”

之后直接牵着岑永歌的手走到一旁坐下:“快和朕具体说说。”

“臣认为依照古制,天子有六军,如今的十六卫中有十二卫作对外征战之用,遥领折冲府,剩下的四卫才是天子亲军。臣以为如今的这左右四卫可以改为六卫,即为天子六军中的六卫亲军。”

“如此一来陛下既能分了这四卫将军的兵权,又能提拔两个心腹成为多出来的两卫将军。”岑永歌说道。

广明帝听到后果然眼前一亮。

之后岑永歌又道:“除此之外,陛下还可以将调兵之权和统兵之权分开,将兵权交给三省之中,三省文官负责调兵,将领只负责统兵……”

果然广明帝越听越高兴,觉得这个计策十分可行,他觉得六卫都少了,应该分十卫,兵权分散地越多,他能安排的心腹才越多。

一时间广明帝将岑永歌引为左膀右臂,对其的看重都和安都侯持平了。

另一边广明帝商量好要如何改革军制,如何调换将领的时候,乔微也向各府发出了旨意,说是要办赏花宴为淮王选妃。

结果还没等到赏花宴开始,淮王就在镇国公府举办的宴会上救下了失足落水的池璎,两个人在众目睽睽下有了肌肤之亲。

之后镇国公直接进宫要求广明帝赐婚,广明帝却说淮王本就是义举,哪里能要求被救的女子以身相许呢?况且两人行得端坐得正,不怕人议论,还说要是有人敢说胡话,他可以亲自下旨褒奖淮王义举和池璎的品性。

总之就是一句话,他不愿意给淮王赐婚。

就在乔微办赏花宴的当日,京都传来紧急军报,回纥进犯,边关告急。

广明帝本想要安都侯带兵出征的,但这个时候他想好的调令还没有发布,所以安都侯手下根本无兵。

更何况镇国公手下那些将领,都纷纷表示安都侯无法升任统帅之职,最后甚至集体表示若是广明帝用安都侯统兵,他们绝不会同意,并说广明帝误国!

最后广明帝被逼无奈只能让镇国公带兵出征,出征之前,镇国公入宫见了一眼广明帝,没有人知道两人说了什么,只知道第二日广明帝就下旨赐婚淮王和车骑将军之女池璎。

看着镇国公离去的背影,旁边的岑永歌对着广明帝劝道:“陛下,镇国公和他的亲信不在京都,您要调换将领还是改革京都军制,都无人能阻拦您了。”

广明帝点点头:“你说得对,这场对回纥之战不管是安都侯统兵,还是镇国公统兵,朕都可以筹谋一二。”

若是安都侯领兵,他谋夺的是边防之军,若是镇国公统兵离开,他谋夺的就是京都之兵。

总之无论哪种选择,他都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