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第5/5页)

广明帝虽然登基,但是建中帝怕这个非

嫡非长的儿子掌控不了朝堂,又或者说是怕其守不住江山,所以给广明帝安排了两桩婚事。

建中帝将士族之首的崔家嫡女也就是原主赐给广明帝为正妃,这是对士族的联姻。又将战功赫赫的镇国公嫡女池贵妃赐给广明帝为次妃,这是在帮广明帝掌控军权。

至于为何是她为正妃而不是池贵妃为正妃,原因也很简单。

有句话叫作文官造反十年不成,但是武将若是掌权造反只在一瞬之间。如若池贵妃为皇后,那么只要池贵妃手中握有皇子即便不是亲生,也可以嫡母身份拥立新君。

说白了,建中帝是在用士族的力量制衡镇国公。

这点朝臣看得明白,广明帝自己也看得明白,只有池贵妃看不明白。

池贵妃是镇国公幺女,家中宠爱非常,将这人养得脑子都不太好,一心觉得自己是广明帝的真爱,可事实上广明帝是标准的帝王,他的心中只有权势没有爱情。

广明帝不想受士族掣肘,让崔家出身的皇后在宫中独揽大权,所以就给池贵妃灌了迷魂汤,扶持池贵妃和原主斗法。

更准确来说,他不是扶持池贵妃和崔皇后争,而是让镇国公和崔洺斗。

后宫斗法不穷,前朝争斗不断,最后能够两败俱伤,广明帝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最后广明帝是既想要镇国公手中的军权,又想要崔洺手中的朝堂之权,他想要将两家都逼上绝路。

在后宫皇后位居中宫之位占据正统,所以广明帝就扶持池贵妃和她斗。

可是在前朝呢?镇国公手握兵权无人能挡,所以广明帝又站在崔洺这边,扶持崔洺和镇国公争斗。

这才是帝王的制衡之道。

当然比起朝堂之权,广明帝最忌惮的还是镇国公手中的兵权,所以广明帝最先要扳倒的还是镇国公。

在原本的剧情中,广明帝就是和崔洺联手将镇国公斩杀,之后废黜池贵妃。

镇国公被杀后,广明帝获得了军权,这个时候他又看崔洺不顺眼了,更准确地来说是看以崔洺为首的士族不顺眼了。

清河崔氏身为士族之首,朝中大半朝臣都是出自士族,这些士族对崔洺的敬重远比广明帝还要多。

如果说广明帝和镇国公的争斗,只是单纯的皇权争夺军权,那么广明帝和崔洺的争斗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那是皇权与相权的争斗,是皇族和士族的角逐。

广明帝选择对士族开启的第一枪,那就是废后,废掉原主这个士族背景的皇后,然后让完全忠于他的女主坐上后位。

女主是什么出身?她父亲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是标准的寒门庶族出身。

废后,更准确来说是广明帝利用皇权拔高庶族,开启士庶之争。

这是一场标准的帝王压制士族,提拔寒门为自己所用的政治斗争,至于宫斗剧情所谓的皇帝选择女主成为真爱,或许有,但也只是这场大争斗中的调味剂。

换句话说,没有女主,还有会别的庶族出身的妃嫔被广明帝扶持起来和原主斗法,最后废后还是会进行。

因为随着废后的胜利,广明帝才可以在前朝逐步检拔寒门子弟,取代士族,为自己所用,最后才能彻底掌权。

至于原主的被废和崔家的落败,只能说成王败寇而已。

之前那些执行任务的时空管理局的宿主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只盯着带系统的女主了,觉得女主身上的叛逃系统才是主要的。为了击败女主,他们很多都选择攻略广明帝。

可事实上,从一开始广明帝和皇后就是敌对的。

这场士庶之争,关乎皇权根本,绝不是什么真爱就能妥协的。

就像今日的广明帝就因为需要她这个皇后,所以要舍弃贴心好用的内侍监施瑞。更因为如今镇国公的军权威胁更大,所以广明帝不敢和她离心。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爱,只

有利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