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著书传道,百家之师(完)(第5/6页)

粹精》一章中对谷物的加工过程也做了该尽和记录。

蔺知州看到此书后大赞道:“妙识之才,天下无二!”

之后蔺知州更是下令让整个东州开始以此书为教,让各级官吏学习农学要务。

再之后乔微将此书进献朝廷,元和帝更是为此书提名为“农学之最”,更是言“农学为天下本”,之后农学之书开始被大肆弘扬,农学在大周逐渐被重视。

接下来,乔微调任其他州任长史、知州,最后终于在七年后调任回京。

在这期间,乔微为大周培养了近百名农学大家和算学大家,还有各种理工学说之人,这些人纷纷投身于水利、建筑、冶炼等行业,特别是水利上,乔微走到一个地方一定会治水,其他官员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周兴修水利,百姓免受水灾旱灾之苦。

每到一个地方,乔微基本上都会收到万民伞。

等到乔微归京的时候,除了母亲江氏和婢女,所带的还有四把万民伞。

于官员来说,万民伞能得到一个就是莫大的荣耀了,甚至可以说是护身符了,可是乔微却得了四把,即便是再多人对乔微以女子之身为官心怀不满,都不敢再有二话。

乔微用实力让这些官员闭嘴。

京中的渡口码头旁,一个华丽的辇车停在渡口旁边,杏黄色的旌旗昭示着辇车主人的身份。

“人来了,太女。”宫人恭声回禀道。

太女听到后立刻走下了辇车,就见到一艘官船慢慢朝着渡口靠近。

这艘船虽是官船,但和当初自己从江南回京时用到的官船不一样,她当时是奉旨查案,所用的官船极大,而乔微是被调任回京,所乘坐的官船只是一般的船坞,只不过上面插了官船的旗号。

等船坞靠近,太女就见到了一身青色衣裙的女子,比起当初少女之时的稚嫩面容,如今的乔微只站在那里就诠释了什么是君子肃肃。

之前有人用玉山将崩来形容君子,太女只觉得有些太夸张,但是如今她却信了。

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乔微也看到了在码头上迎接自己的太女。

依旧是那一身色彩鲜艳的石榴裙,并没有换成皇太子常用的杏黄色服饰,寒风吹动太女身上的衣裙,飒飒作响。

等船靠岸,乔微走下船,对着太女拜道:“臣姚微回京述职,拜见太女殿下,殿下千岁。”

还不待乔微弯下身,太女就将乔微扶住了。

“阿微,你回来了。”太女的眼眶有些湿润,“我终于能等到你回来了。”

听着太女用“我”,而没有用“孤”,乔微也露出了笑容。

“我回来了。”

只四个字,太女眼中的泪就止不住地落了下来。

自从被立为储君后,太女从未落泪,如今她真的有些忍不住。

不过落泪只是一瞬,很快太女就收拾好了情绪,对着乔微道:“当年我自江南归京之日,是你来迎我,今日换我来迎你。”

“经年之事,譬如昨日,殿下待臣之心,日月可鉴,臣感激涕零。”乔微说道。

太女听到这话后却笑了:“你还是那么谨慎,这话是在试探我是否变了吧。”不然以她和乔微的交情,如何能会这般说话。

乔微却笑道:“君臣之道一定要是在朋友之交之前的,有些时候臣一定是要先君臣后叙友的。”

“你啊,总是有办法哄我。”太女笑道。

之后太女吩咐将江氏送回少詹事府,然后带着乔微回宫述职。

能在进京当日就被召见的官员都是最负圣宠的,这是元和帝对乔微这些年在地方政绩的肯定。

至于少詹事府,是元和帝赐给乔微的官职府邸。

此次回京,乔微任太子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上。以二十多岁的年纪达到正四品上的官职,可以说本朝只此一人。

乔微

随太女登上辇车,太女进了马车后向当年一样,将自己倚靠在乔微身上,头枕在乔微的膝上。

“真好,阿微,我们以后就能在一起了。”太女道。

“我当初许诺您君臣之义,一直在践行。”乔微说道:“他日殿下和我定能携手共创大周盛世。”

“盛世正在踏歌而来。”

元和帝见到乔微后仔细询问了乔微在各州主政的情况,在乔微告退之前道:“姚微,这大周你要替太女守好。”

“臣定不辱使命。”

元和二十五年,乔微拜吏部尚书。

元和二十八年,乔微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三十年,元和帝崩,太女继位,年号光启,史称光启帝,立太女夫为皇夫,立长女益阳郡主为太女。

光启二年,乔微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辅一职外,令加太傅一职,领崇文馆,教导太女。

光启三年,科举开明算、明理等科目,理工之学被朝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