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榷酒曲(第2/2页)

这三鼎甲可不得了,一考中就从翰林院去户部当差,得天家这么器重日后必是要当相爷的,樊一前几天还想着结识他们呢,这不正愁没遇到个时机么。没想到他们光顾樊楼来了,机会朝他招手呢。

因此在柜台不经意瞅见卫景平他们往樊楼来,他立刻就出来迎接贵客。

卫景平拱手还礼:“叨扰樊掌柜了。”

“三位大人赏光下榻,”樊一亲自将他们引到雅间,倒水端茶也都不用伙计全由他自个儿来:“快请喝茶。”

店小二很快张罗了一圆桌小食,有甘州府的知名小吃,有山西府的传统点心,还有广东府的下午茶点……照顾到了每个人的口味,很是周到。

卫景平三人说了些客套话谢过他,单刀直入地问:“樊掌柜听说过榷酒曲吗?”

说白了吧,他们这次上樊楼就是来通知樊一朝廷打算行榷酒曲之事的,他行也得行不行摁着头叫他答应,直说就行用不着绕弯子。

樊一这辈子吃过的盐比他们仨走过的路还多,阅人无数一听就知道了他们的来意,他脸色稍稍一凝,打着哈哈含糊地道:“我朝从未榷酒,这榷酒曲又是个什么法子?”

这话回的高明,看着谦虚顺从,实则话语之下还有一层意思:就说当朝没干过这事,你们给朝廷出这馊主意打算怎么捣鼓吧。

一听卫景平是来与他争利摊派酒曲的,樊一结交他们的心淡了,甚至在心中暗暗抱怨他怎么先前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要是得知这三人是为榷酒曲的事来的,他早就躲了绝不会和他们打照面。

卫景平微微笑道:“樊掌柜的意思本官知道了。”

先放个口风出来让樊一回去琢磨,他并不立刻要答复,因此无需再多说半句废话。

说完他不再跟樊一多说:“张兄段兄咱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办,这就告辞吧?”

他这句近乎戳穿樊一心思分毫不给面子的话叫樊一打心眼里发怵,但面上还是谦卑地笑道:“不敢耽误三位大人办差,以后得空就来坐坐,小的随时恭迎三位大人。”

“如此以后就常来叨扰了。”卫景平无比和气温润地笑道。

从樊楼出来天还早,他慢慢地往家中走去,京城的槐花落了满地,树梢的蝉鸣此起彼落,是个寻常的夏日午后时分。

走进巷子,他没有直接回家而且往姚家拐了个弯儿:“老姚,我同你打听件事儿。”

姚春山正在试用武双白新近制的墨,他搁下手里的毛笔:“你说。”

“我方才上了樊楼,”卫景平说道:“和樊掌柜打了片刻交道,瞧着他同你岁数差不多,想问问他这个人。”

打听打听樊一的成长经历和创业史,还有其家族、子孙如何,了解的越多越好。

姚春山说道:“樊家从他这一辈上靠着经营樊楼发了家,家中堆金积玉的,整个京城没谁家比他们更富的,樊掌柜这个人啊……”他想了片刻:“早年的时候乐善好施为人大方,又爱结交权贵三教九流,樊楼的生意就是靠这些人捧起来的……”

结交甚广、圆滑会来事、懂餐饮会经商……卫景平听懂了。

“樊家还有件事情祖父没跟卫大人说,”恰好姚溪来找姚春山说话,在帘子外听见他们的谈话进来说道:“两年前樊掌柜的大孙子孙樊显荣和成国公魏家的孙子魏珺起争执,他把魏珺给杀了,至今还关在死牢里呢。”

魏珺被打死后,魏家状告到大理寺,大理寺查明案情,呈堂讼状上以“用刀杀人”为判决依据,判了樊显荣死罪,定于秋后问斩。

本来去年秋天判决书下来就该行刑的,但樊家花了大笔的银子上下打点,用手段留住了他一命,樊显荣至今还关在牢里活着呢。

作者有话说:

卡了一丢丢,抱歉更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