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5页)

闻言,谢观止的心重重一坠。

他还想问些什么,可是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谢不逢已经消失在了眼前。

这一切都突然至极。

几驾玄黑的马车早早停在了太医署外。

里面坐满了随行侍卫、太医,同时放满了各种药材。

谢不逢此行,并没有选择彻底隐藏身份,而是要假装“巡官”前往涟和县。

虽然准备非常充分,但是在战场上走过几遭的他深知,生死关头从来都没有什么身份地位之分。

哪怕是皇帝,该死的时候,也是要死的。

……谢不逢无比想要见到文清辞。

但同时,他也做好了一切最坏的打算。

这是谢不逢称帝之后,第一次在政事中如此肆意妄为。

马车驶出太殊宫,疲惫了几日的谢不逢缓缓阖上了双目。

如今天下已定。

他想,若是自己真的出了什么意外,谢观止也能将卫朝守住。

……文清辞应该不会怪罪吧。

谢不逢此行并非冒险。

他无比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这样做又有怎样的风险。

马车行出雍都,谢不逢下意识朝腕上的羊毛手绳抚去。

他的动作,还是那样的小心。

过了半晌,一身玄衣的年轻帝王缓缓抬起手腕,无比眷恋地将一枚轻吻,落在了那小小的手绳之上。

并试图从那片血污里,寻找熟悉的苦香。

*

涟和县不大,文清辞和宋君然没用多长时间便将这里走了一圈。

他们看到,这里的医馆里面早已人满为患,如今大部分的病患都待在家中,还有一部分将死的,被抬到了涟和县的荒地边。

似乎是在等他们咽气后,直接埋入土中。

此地虽是一片旷野,但也不知道谁在哪里点燃了熏香。

浓重刺鼻的气息,穿透帷帽与纱帘,传到了文清辞的鼻尖。

文清辞和宋君然是带着药箱过来的。

刚刚他们在涟和县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曾遇到无数人向他们求助,而两人也分发了不少丹丸出去。

可是这里……

哪怕有醒着的人看到文清辞和宋君然,也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便作罢,没有任何表示与求助。

显然是已经认命。

文清辞远远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躺在单薄的木板之上。

他面色蜡黄,胸膛几乎已经看不到半点起伏,看上去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有一名妇人正趴在那少年的身边,止不住地啜泣。

他是附近这片荒地上,年纪最轻的病人。

……去找他。

借由他的身体,查清楚疠疾究竟作用于哪个脏器。

不知何时,山萸涧惨状,与眼前的一幕幕融在了一起。

一时间竟让文清辞难以分清,自己眼前的究竟是记忆中的画面,还是真实发生的场景。

帷帽之下,那双漆黑的眼瞳,不知何时已经变得不再清明。

此时此刻,文清辞的心底只剩下了一个念头:

必须尽快查清病因,容不得半颗耽搁。

远远看到那个少年,文清辞忍不住攥紧了药箱的手柄。

犹豫片刻,他还是忍不住迈步,朝那里而去。

记忆里,原主大部分剖解,都会寻求本人的意见。

“——等等,”宋君然拽住了文清辞,猛地用力将师弟拉了回来,他压低了声音在文清辞的耳边说,“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是现在先不要过去。”

宋君然被师弟的动作吓了一跳,没来得及思考,直接抓住了文清辞受伤的左手。

紧接着便有痛意,顺着手臂传至脑海,勉强将文清辞的理智略微拉回了一些。

“你若直接上前说出剖尸之事,必定会惹来麻烦。”

……到了那个时候,被赶出这里,恐怕都是轻的。

文清辞明白宋君然的意思。

“但是荒地边到处都是人,我总不能……”总不能直接动手去挖吧。

在心底那个声音的催促之下,他不由有些着急。

“哎……”宋君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沉默片刻后说道,“这片荒地应当是由官府划出来的,我们……不如去找官府的人,或许…总有人会死马当作活马医的。”

说这话的时候,宋君然忍不住有些心虚。

他实际上并不觉得官府里会有人,允许文清辞做出这种事来。

但是两人明显外乡人打扮,在荒地这边待了一会之后,已经引起了部分人的注意。

再待下去恐怕不太好。

说完这句话,宋君然立刻拽着文清辞离开了这里,向刚才他们路过的官府而去。

文清辞沉默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

涟和县不大,两人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走回了官府门口。

刚才两人只远观了此处,现在走近才看到,府院外的空地上,躺满了医馆里住不下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