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盛鸿的第三道题目 六皇子的好战之心(第2/4页)

“更远一些隔着海的小国,咱们的将士不善水战,远离国土,粮草补给困难。”

“煦儿,你这想法虽好,但太冒进了。”

黎荞在一旁听着,不由暗暗点头。

可不是,东南亚这边不是山脉高原就是隔着海峡,上辈子时老祖宗们没将那边打下来,肯定是收益不如付出的代价大。

六皇子这提议有些理想化了。

“可倘若明年也是这般低温,那该如何是好?”六皇子立马问道:“况且,低温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反应,咱们面临的不只是低温这一项困境。”

“若明年还是低温,那自然是朝廷、达官贵人、富人,朝百姓伸出援助之手。而百姓,也多多忍耐。”

“不能因为天气严寒,就丢下几十年的基业跑路。”

“天潢贵胄怎么了?没有底层的百姓,如何衬托出天潢贵胄的高贵?”

“若世间只有天潢贵胄,那天潢贵胄贵给谁看?贵给朕看?还是贵给黎爱卿看?”

盛鸿说着,眉头又皱了起来,最后一句的语气,也有一丢丢严厉。

“当然不是。儿子自是知道底层百姓的重要,他们每年交不少赋税呢,佃农更是还得交租子。没有这些人,谁给咱们种庄稼、织锦衣?”

“儿子就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别跟宠溺孙子似的宠溺出毛病来。”

“再者,南下也的确是不错的出路,衣冠南渡,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

六皇子不觉得自己有错,治国不能死板嘛。

“衣冠南渡,这个南说到底还在咱们大盛境内,可你此时所提到的南,与咱大盛隔着高山、隔着大海,这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

盛鸿还是摇头,在这个问题上,没得商量。

“与其南下,不如早早着手应对严寒,你也说了,低温会带来不少影响,小七去年就在盛京城外开挖河流沟渠,善堂学馆也准备了大量的水车,明年,小七和黎爱卿能让盛京地区的庄稼不受干旱之灾。”

“至于其他地方的灌溉,那是明年开春之后的重中之重。你与其想着怎么攻打南边诸多小国,不如对着大盛的地图,好好规划一下怎么合理的修河挖沟,好确保当地庄稼不受干旱之灾。”

说到此处,盛鸿上下打量了六皇子一圈,目光复杂:“煦儿,父皇以前真没看出来,你有一颗好战的心。”

之前是想去边城,此时又想侵占别国,他这六儿子的光芒,从前都被他那三儿子、五儿子给遮住了啊。

“儿子不是好战,儿子是想解决问题。不过,您这话有理,儿子否认不了。但儿子刚才的话,您得空了也多琢磨琢磨,毕竟也是一条路子。”

六皇子不承认好战,但他也不心虚,直直的站着,任由盛鸿打量。

他也是一心为大盛为百姓嘛。

若日子真过不下去了,那打仗能转移百姓的注意力,底层百姓一听说朝廷要打仗了,肯定会缩着脖子、勒紧裤腰带,默默的忍受苦日子。

因为在底层百姓看来,没有比战乱更苦的日子。

底层百姓愿意忍受苦日子,那朝廷不就轻松了嘛。

他真觉得南下攻打南边诸国是解决眼前困境的最佳方式。

但显然,盛鸿不这么认为。

为防止这个六儿子异想天开,盛鸿干脆道:“西闪省就交给你了,你给朕好好规划一下,以确保那边庄稼的灌溉。”

“……父皇,您没有开玩笑吧?西闪省不少地区本就缺少雨水,那边是黄土高原啊。”

六皇子瞬间眼睛睁的老大,一脸的难以置信。

“朕知道那边不少地区本就降水少,但谁让西闪省是咱大盛的疆土,谁让你是皇子。你刚才一直看黎爱卿,你看他做什么?你既然看他,那你就该知道他到底办了多少事儿。”

“但他叫过苦喊过累么?”

“朕给他安排的事儿,他推让过吗?”

“……黎大人这种把百姓当祖宗当儿子对待、千年难遇的奇人,儿子可比不上。”

六皇子说着,眼珠子不由朝黎荞瞥去,语气难掩怨念:“儿子也没黎大人的财力。在搂银子这块,黎大人也是千年难遇的奇才。”

“那你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你是皇子,自小养尊处优,现在大盛面临困境,该你为大盛付出了。”

盛鸿说着,略一沉吟,然后又道:“这样吧,今日父皇就出第三道题目。”

“啊?”

六皇子一愣,忙把视线转移到盛鸿身上:“第三道题是什么?”

“你们几个抽签,谁抽中了某个省,那就负责这个省的灌溉、抗旱以及一系列的救灾事宜。”

“当然,若是从明年开始老天爷发了慈悲,从此风调雨顺,那这第三道题目就作废。”

说到风调雨顺,盛鸿口吻又严厉了起来,还伸出手点了点六皇子:“攻打南方诸国,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几年之内根本结束不了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