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县试 整章都是考试(第2/6页)

此时,先黎荞一步进来的考生正站在院子里,等着江知县点名。

很快,全部考生都进了院子。

这时,江知县带着白教谕、沈学正以及县学的几位训导、廪生进了院子。

接下来先是所有考生对着江知县作揖行礼,然后便是江知县拿着报名时所填写的履历表、保单,仔细核对每个考生的相貌特征,让廪生和考生互证。

每核对完一个考生,江知县会亲自把卷子发给此考生,然后考生拿着卷子进入北边的大厅寻找座位。

座位是按照报名顺序排的,不用担心会发生争抢。

轮到黎荞时,江知县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像是不认识他一般,肃着一张脸点名:“三里镇,三柳村,黎荞。”

这一声出来,将在场众人的视线都引到了黎荞身上。

此时没有网络,虽然平城人都知道黎荞这个名字,但并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

现在听见江知县喊出这个名字,其他考生忍不住都看向他。

这就是黎荞啊?

身条挺修长,五官挺出众……这,这叫人怎么不羡慕!

长的好也就罢了,竟还得了圣上嘉奖!

有这一层关系在,只要他不是胡乱答题,那这次的县试一定能过。

唉,羡慕啊!

黎荞早就习惯了万众瞩目,无视众人各异的视线,他神色镇定的上前应是。

江知县核对他的样貌特征,又让庄文、孟月、徐瑛作证,走完这一流程之后,这才把试卷和草纸发给了他。

拿到试卷,黎荞低头看自己的考号:七十八。

他报名报的太晚,因此考号比较靠后。

拿着试卷,拎着考篮,他进了中间的大厅。

他的位置靠近门口,这个位置并不好,因为大厅无门,而二月天气寒冷。

而且,为防止作弊,考生不能上厕所,甭管大小号都是在大厅的角落里解决,角落无遮挡,只放着马桶。

他位置靠后,自然也就靠近马桶。

不过,万幸是他的位置在门口左边,而马桶在右边,只要他全神贯注,那影响不到他。

等所有考生落座,天终于亮了。

闲杂人等退去,江知县亲自锁上了考棚的大门,然后便是公布题目。

此时的卷子不跟现代卷子一般把题目直接印到纸张上,此时的卷子是带有红色横线的白纸,上面只有考号,无其他字。

考生拿到卷子后,先在红色横线上方写下自己的名字、籍贯,这一部分等考试过后是要密封起来的,免得批卷人看名字判成绩。

很快,有衙役举着一个木板走过来,木板上写着今日的题目。

今日是县试的第一场,被称为正场,因此考的挺多,墨义、帖经、诗词歌赋、策论这四项全都考。

但正因为考的多,所以题目比较浅显。

首先考的是墨义,此时衙役的木板子上写着的是墨义题。

黎荞快速抄写下来,然后开始答题。

一共十道题,全都是围绕着四书所出,连五经都没有涉及,黎荞很满意。

他最开始读的便是四书,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他提起笔,开始在草纸上答题。

在草纸上写完之后,添添减减,涂抹一番,一直到觉得答案没有问题了,他这才往卷子上誊抄。

抄完了,他又检查一遍,确认无误了,然后抬眼打量考场内的情形。

主考官江知县坐在上首,不能在大厅里走动。

白教谕沈学正以及几位训导在大厅外,也不能进大厅。

这是防止这些人给考生们提示或者是干点其他的。

黎荞只看了一眼,便又垂下了眸子,就他这一眼的目光所及,好几个考生已经放下了毛笔,看来他的速度不算快。

很快,衙役又举着木板过来了。

这一次是帖经的题目。

帖经,简单来说就是填空。

这个比墨义简单,一共有三十道题,内容围绕着四书五经,全都是原文,只要下苦功夫背诵,那一定能写出来。

这一关是最简单的,所有考生都答的很快,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用费脑子。

所以很快衙役又举着木板过来了。

第三关考的是诗词歌赋。

题目给出《诗经》里的关于春的诗,让围绕着这几句诗写一首关于春的诗。

写诗,对黎荞来说,这是比书法还弱的一项,他没了前两关的从容,一脸苦大仇深的盯着题目,大脑飞速转动。

论才气,他肯定比不过别的考生。

就比如说孟月和徐瑛。

别看孟月是个大大咧咧的壮汉,但作诗挺有灵气,和他粗犷的外表一点都不搭。

徐瑛也是,看着是个秀气的书生,但竟是豪放派的,写起诗信手拈来,内容很大气。

这两个人,哪一个都吊打他,他作诗为了追求押韵,完全就是生拼硬凑,毫无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