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黎荞剧情少。过年,修路, 准备报名县试(第3/6页)

“应该是全村人都谢你。”

“就这么定了,每家出二两银子,不出的话,今后别从那条路上走,也别在红薯作坊干活。”

“朱家村也是如此。至于你,你拿个一百两就成了。”

“那么长的一条路,也没指望一年就能修好,慢慢来,不急。先把容易出现坑洼的地方给填补上,咱们慢慢修。”

庄丰收把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黎荞:“……”

一百两?

还打算修上好几年?

好几年后他说不定就不在三柳村了。

于是,他把不敢用在江知县身上的磨嘴皮子功夫,用在了庄丰收身上。

他开始算账。

粗略的计算,一百三十块砖头可以铺一平米。

三柳村通往县城的这条大路,三米来宽,长二十五公里左右,若修路只铺一层土坯砖,按照如今的银子来算,那还修不了一公里。

一公里能干啥?

陶竹在一旁听着,也加入进来和黎荞一起劝。

于是,嘴皮子磨了足足一日,庄丰收终于松口了。

因为黎荞说他要考科举,别等他考上举人之后进京参加会试了,这条路还没修好。

这话称得上自吹自擂臭不要脸,但庄丰收对黎荞很自信。他儿子庄文读三十年书都没考上秀才,结果被黎荞一点拨,立马就考上了。

那轮到黎荞自己考,还不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到京城去。

不能让黎荞进京了这边路还没修好!

于是最终的决定出来了,三柳村和朱家村每家每户捐二两银子,欠缺的银子由黎荞补上,明年一定要把这条路给修好。

等做完粉条就开工。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村,凡是听到消息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会说一句大气。

一些心思活泛的人特意找上庄丰收,表示他们也想捐银子,想为这条路出一份力气。

多表现表现,才能在黎荞跟前留下好印象嘛!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看看朱家村如今的待遇,他们要成为第二个朱家村!

说实话,愿意出这个钱的人家还真有不少,且不说家里有人进了县城的红薯作坊,只说今年的红薯。

今年红薯大丰收,他们种的又多,很多人家靠着红薯都能挣三四十两银子。

更别说还有一部分幸运的人家,家里有人在红薯作坊干活一日能拿三百文的工钱。

所以,舍得捐这二两银子的,真的有不少人。

别村有人愿意捐钱,庄丰收自然乐得接收,旁人多捐二两,黎荞就能少掏二两。

而且,为了鼓励旁村的人多捐,他表示路修好之后会立功德碑,凡是捐了银子的人家,都可以在功德碑上留下名字。

这消息一出,想要捐款的人家风一般冲进了庄丰收家,好家伙,这等于是和黎荞出现在同一块石头上,这是接近黎荞的好机会哇!

可不能错过!

但黎荞不是银子,不可能每个人都对黎荞抱有善意,有那么一些人,哪怕他们靠着黎荞挣了钱,那依旧挡不住他们眼睛红的滴血。

这些人认为这个银子是黎荞应该出的。

如果黎荞一开始就很富裕,如同乡绅那般高高在上与普通小百姓不一样,那现在愿意伸手拉他们一把,他们只有感激涕零的份。

可黎荞从前是烂人一个,现在摇身一变,竟能挣那么多银子!

他们不服,他们嫉妒!

再加上韩小雁那一番“黎荞在使唤全村人给他挣钱”的言论也传开了,所以,眼红黎荞的人还真不少。

但以黎荞如今的名望,这种话他们只敢在私底下说说,不敢当众讲出来。

没看黎黍都不能再进红薯作坊了么,更何况是他们!

在这种氛围中,黎荞和陶竹又去县城了,他们夫夫去县衙送江知县买的点心。

今年江知县又找黎荞买点心当年礼了。

临走前,江知县告诉他们夫夫,他已经把县城红薯作坊的粉条当做贡品送往了京城。

关于粉条的诞生和如今的全县大疯狂,他也写了详细的折子。

按照正常速度,正月底,圣上的反应就会传到平城。

黎荞听了此话,有一种不真实感,江知县还真把他名字写折子里送往京城了?

……

写就写吧,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明年二月的县试。

不过,他再次隐晦的表示,如果府、省两级的官员想要孝敬,那他是懂规矩的。

江知县听罢他这话,忍不住笑了:“罢了,本官就和你说实话吧。今年夏筹备红薯作坊时,本官特意去了府城,将本官的计划全盘告诉给知府大人。”

“大人很是支持这个计划,让本官放开手脚去做,所以你不必担忧。”

知府掌一府之权,总领下面各个县,他要搞这么大的阵仗,自然要和知府通通气。

知府大人不憨不傻,听完他的计划便知粉条能带给平城怎样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