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绣花

了解到其中内情

陈寡妇手艺精巧, 在缝好的毯子中间绣了个长宽各一尺多的小人,活灵活现比画出来的还好看。

木槿周边的妇人,譬如王李氏、有粮媳妇等人, 同样有绣花的手艺,但只会简单些的花样, 在袖口、衣裳上绣个小花样罢了, 很少有会绣大物件的人。

陈寡妇动作很熟稔, 用一下午的功夫将小人给绣了出来。

木槿抚摸着地毯上的小人, 惊喜道:“它可真好看, 放在衣裳上面都可以,绣在地毯上我都不敢下脚踩了。”

她没有奉承陈寡妇,面前的花样真的很精致。

而且为了美观, 在木槿用细密的针脚将麻布连接成片之后,陈寡妇又帮忙用针线略微绣了些花边,眼前几米长的麻布俨然是个复古风的手工地毯。

陈寡妇却不以为意:“绣出来就是给人用的, 何况又不是多么精巧的玩意, 不过给孩子逗个趣罢了。”

她丧夫以后, 在织女镇受过不少白眼,有些心眼坏的还会故意欺侮孤儿寡母, 知道木槿同样丧夫带着两个刚满两岁的小儿之后, 陈寡妇不免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所以对她格外友善。

木槿真舍不得将它铺到地上:“已经足够精致啦。”

陈寡妇同她说自己从前接的活计。

除却纺织, 她过日子最大的进项便是绣花, 她没去过几十里外的明州城, 经常从乔掌柜处接绣花的单子。

乔掌柜的主顾多为明州城里的大户人家与布庄, 大户人家定绣花样子时, 要么用在衣裳上面, 要么用来做屏风、床帐等,而布庄则会将绣花样子销往其他地界。

木槿好奇:“一副绣花样子五百文的话,除却布料与针线消耗,好像拿不到多少……”

陈寡妇说过,一副花样子少则三四尺,多则十来尺,三四尺的花样子会给她五百文,十来尺的由于耗费功夫更长,价格会高些。

因此,绣花需要用大量的针线,光原料就要上百文。

木槿猜测她最后到手可能只有四百文左右。

单看很多,然而在外面接的绣活,要求十分高,半点岔子都不许出,绣三四尺的绣活需要花费个把月功夫,这份银钱着实不好挣。

“主家哪里会让我们出针线,大户人家讲究,他们会将缎子和针线拿过来,我只管干活而已。”

她又说起前年年底接的大活:“城里张员外家让我绣了八米宽的屏风,足足花费小半年才干完,若没有从张员外处赚来的银两,我们娘俩恐怕都没有银钱买米面喽。”

她手艺出了名的精湛,张员外的家眷点名要陈寡妇绣,乔掌柜给了她五两银子,接银子的时候,陈寡妇手都在抖。

她做绣活好些年,极少有机会碰见给银钱那么多的活计,一连数日沉浸在得到银子的喜悦中。

织女镇的土地并不肥沃,所以才会种茶树、桑树去外头换银钱和粮食,陈寡妇家里的田地被孩子的叔伯攥到手中,她和儿子单靠她做绣活过日子。

旁人家两口子你种树我纺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好年成能吃九成饱,她家中却只她一个人,儿子经常要跟随她饿肚子。

母子俩日子过得紧巴,刚从乔掌柜手中接过张员外家付的酬金,陈寡妇便用它买了粮食。

再往后,灾年到来了,她和儿子省吃俭用,即使每日需要饿肚子,却至少可以活命。

在陈寡妇看来,那五两银子救了她和麒麟的命,说到此处眼睛都亮了起来。

陈寡妇对木槿抱着同病相怜的心情,所以并不吝啬将自己知道的教给她。

通过聊天,木槿愈发清楚织女镇上过日子的模式。

他们以种植茶树、桑树为主,有合适的土地时,也会种些水稻之类,不过水稻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人们用卖茶叶、布料、绣品得来的银子买粮食、买盐,七七八八下来很难能攒住银两。

听木槿说刚过来时觉得他们富裕,陈寡妇直接笑出声:“孩子爹活着时,他去明州城里替我卖绣活,听说茶叶绣活都极贵,不过外头卖的茶叶是炒好了的,与我们现摘出来的可不一样。”

进入织女镇时,木槿看见连片的茶树与桑树,第一反应是织女镇有钱,她在今后或许可以尝试种茶树卖茶叶发财。

然而,事实与想象存在的差异着实太大。

织女镇产的茶叶多被乔掌柜用低价收购去,卖给外头收茶叶的大商人,大商人招收伙计在作坊里按照独门秘方炒制茶叶,再将价钱翻个几倍卖出。

此时运输不便,等客人买到茶叶,恐怕要在织女镇卖出的价格基础上翻几十上百倍。

作为普通的农人,他们在中间得到的利润着实不多。

至于绣品,亦是同样的道理。

去过明州城的人,在织女镇属于极有见识的,可他们照样没有门路将手中的茶叶、布料、绣品卖出去,唯有倚仗乔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