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冲突(第2/3页)

普通庄户人家结亲给个二两已经算体面人,而王家直接给了五十两银子的聘金。

当时周氏的族人们可都眼热坏了。

但周氏光娘家兄弟就有六个,兄弟们还得靠那聘金娶媳妇,所以压根没有嫁妆给她带过去。

成亲之后周氏三五不时补贴娘家,婆家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看到大哥大嫂家自从周氏出嫁,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平常年份靠着周氏的接济能吃的饱饱的,荒年也不用跟族人们一样饿到吃观音土,周氏的叔婶就动起让自家闺女也高嫁的心思。

他们一开始没想跟王崇武结亲,毕竟少有堂姊妹都嫁到同一户人家的。

但周边的富户人家,哪有跟王家一样的,就是他们闺女再水灵人家对方一看自家穷的叮当响,便断掉结亲的心思。

还有家倒没立马回绝,几天后却找他们说愿意纳他家闺女做妾。

做妾可是要被乡亲邻居取笑的,除非那户人家穷的要饿死,否则绝没有眼睁睁看着女儿做妾的道理。

思来想去,只有王家那个小儿子合适。

周氏她爹周大山是家里长子,偏偏爹娘强势偏宠幼子周大海,把周大山养成个唯唯诺诺的性子。

这唯唯诺诺跟王宝山还不一样,王宝山只是单纯没有主见,但旁人提出过分要求至少懂得拒绝,否则他不可能守住这么大的家业。而周大山什么都听旁人的,平时挨村里人欺负都不吭声,回到家却打老婆孩子泄气。

这种情况直到周氏嫁人才消失,村里人至少不敢再欺负他家了。

老二周大海一提起想把闺女嫁给王家二小子,周大山都不敢反驳的。

而周氏她娘,被周大山打了那么多年,再有主见的性子都被长时间的拳打脚踢给磨平,中间没说半个不字。

再加上周大海夫妇能说会道,一番利益纠缠成功把周氏说动,这才有了此后的故事。

整个过程都是周大海家的跟王李氏两人在说话,周母一声不吭。

按理说,木槿一个人的话,还能借机回家,不跟她们扯机锋。

但吉祥如意两个孩子都在,平时皆是木槿和王崇武一人抱一个家来家去的,现在崇武见到周家人到访,不知道不好意思还是怎的,一溜没了人影。

吉祥如意已经快六个月,平常能坐着玩会儿,木槿怕他们哭闹就拿拨浪鼓逗他们。

周大海家的看到木槿,跟王李氏说:“木槿这是住家里呐?”

“我跟她爹倒情愿她回家里住,结果这孩子非回许家,只晌午过来吃顿饭罢了。”

自从被周氏暗讽一通,木槿就很少来王家吃喝,除非白天带着孩子过来玩赶上饭点才如此。

周大山家的没反应,周大海家的反而像吃了她家粮食一样:“要我说出嫁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那等明事理的都回自家吃喝,哪有赖在娘家的理儿,亲家嫂子你说是不是?”

两边还没给崇武跟她家闺女议亲,他们夫妇却真把王家的家业看成了自己的,仿佛木槿吃的是她家粮食一般。

王李氏眼里,自家闺女有不好的,她跟王宝山可以数落,但别人一丁点资格都没有。

她听到周大海家的那话,心里极不舒坦,讽刺说:“破落户家的闺女当然如此,只是俺家粮食多,连亲家都养的起,别说自家姑娘那一顿饭了。”

周家日子艰难,她跟王宝山不是那等没人情味的,所以对周氏接济娘家人的做法不闻不问,灾荒到来,还主动送过二百斤粮食过去。

崇武早就把周氏暗地里挖苦木槿的话学舌给他们听,木槿自己说不让计较,王李氏又念着周氏平时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当做没发生。

结果今天周家人居然又来膈应木槿,王李氏不免气愤,情急之下少不了讽刺。

话声一落,不光周大海家的没话说,连周氏母女都一齐涨红了脸。

五年下来,他们周家占不少便宜,但王家从来没有把接济亲家一事摆在明面上说,今天属于第一回 。

作者有话说:

看到这几章有小天使评论说女主有些圣母心了,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我的思路哦。

我初心本来想写一个成长型女主的,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摆脱现代思维,见到有人在生死边缘徘徊可能会有一点圣母心,就像现在的我们,如果有人要饿死在你身边,哪怕之前和那个人有点小矛盾也不会见死不救,所以她才会给长身体的弟弟开小灶、救助栓柱一家、偷偷给一个带孩子的母亲塞粮食……她见识到了一部分缺乏粮食导致的恶,但是因为刚刚经历,所以还没办法做到铁石心肠。

就像之前有读者提出的,周氏埋汰女主吃娘家粮食,女主在周氏和崇文成婚多年无子那里为什么还替她说话,女主肯定因为之前的矛盾打心底里不喜欢周氏,但是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和其他人一样往周氏身上泼脏水,尤其她受过现代教育内心知道没有孩子不一定非要是女性的问题,与其说是女主替周氏说话,还不如说是她在替一个普通的旧时代女性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