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绿光(第2/3页)

肉食中本身有的盐是足够生活的,理论上只要能抓得到猎物,荒野求生是不必考虑去专门搞盐的。

但就像毕方自己说的,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够用,但用起来不舒服。

所以要制盐。

都制盐了,那自然要做到最好,否则几天前毕方就用普通的草木灰制盐了。

毕方用树棍扒拉着芦苇,让其充分与空气接触,加快燃烧速度,同时还往里面继续添加芦苇。

显然,刚刚那一捆还不太够。

“肯尼亚是非洲的大国之一,领土广袤资源丰富,用芦苇加工食盐,是民间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也比较常见的制盐方法。”

毕方将制盐的方法娓娓道来。

每当雨水匮乏的季节来临,当地制盐匠就会提前选好盛产芦苇的河滩,一旦芦苇长到一米以上,就会组织全家人收割。

割好的芦苇杆被码放在天然的大块岩石上,烈日会在三到四天内带走芦苇中的水份。

之后就是生火烧掉这些芦苇,收集剩下的灰烬。

制盐匠人会把灰烬加水,并用细网来反复过滤,直到绝大多数杂质被分离出来,再把剩下的黄褐色“盐水”倒进锅里加热。

“经过多次煮沸,锅底就会留下一层黄褐色的盐巴,这些就是传说中的‘芦盐’。”

“通常这个过程要持续几天时间,烟熏火燎的工作环境很折磨人,收获也不会太多,而且因为制作工艺非常原始,得到的盐巴纯度不高,杂质非常多,几百斤的芦苇往往只能烘干出一小包芦盐。”

“至于口感方面,当地人说味道鲜美,有特殊的香味。”

“至于你们问的,为什么可以用芦苇制盐,其实是由肯尼亚的土壤结构造成的。”

芦苇燃烧的非常快,很快这一大捆就燃烧殆尽了,只留下一堆黑灰。

趁着还有一点小火苗,毕方扔出第二捆。

“肯尼亚全国几乎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这里的绝大多数土壤都是盐碱地,一旦降水量不足,芦苇等植物体内的盐分就会飙升到制盐的水平。”

“当地人就是利用这种地理气候条件,制盐养家糊口。”

“芦苇盐价位方面相当惊人,加工好的芦盐会被包在树叶里售卖,一小包200克左右,通常可以卖到13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一顿饭可能就需要1丑元以上的芦盐,还是挺贵的。”

正常超市里的食用盐通常只要两块一袋,哪怕是加的其他成分的高档盐,也才五到十块,并且是很厚实的一包,相较于这些盐,芦苇盐完全可以说是贵到离谱。

【卧槽,还真是特产啊】

【所以这招不是所有的芦苇都能用吧?】

【老方懂的是真的多啊】

【那天我翻了翻地图,肯尼亚不是靠海吗?为什么不直接用海盐啊】

“没错,只有盐碱地上的芦苇可以使用这种办法,其他地方的,提炼效率太低了,根本不值得这样做。”

“至于为什么靠海,却不用海盐,解释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的话就是,海盐更贵!”

第二捆芦苇也燃烧殆尽,毕方将黑灰全部收集起来,倒入另一个小陶罐中,加水开煮,开始提炼其中的盐分。

同时也向观众讲解其中的一些原因。

最本质的原因就是,肯尼亚的盐生产权就不在政府自己手上!

很早开始,肯尼亚就是一个被央国殖民的非洲国家,并且时间非常之久,这就给这个国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哪怕是现今,仍然有大量肯尼亚人,为伊丽莎白二世去世表达悲恸,以“臣民”自称。

也是因为殖民期间的全方面干预,肯尼亚的众多资本利益集团都有央国人渗入,其中就包括制盐厂。

盐的生产加工不掌握在政府手中,这样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看看历史就明白了。

华夏从春秋战国开始,贩卖私盐就意味着要被杀头。

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盐是老百姓交易商品中,绝对的刚需!

控制盐就可以变相地控制经济,调节市场的稳定。

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8年的时候,肯尼亚让制盐公司向水资源管理局支付‘海水使用费’,数额为每年20亿先令。”

“结果受到了制盐公司的强烈反对,认为政府无权对海水收费,但是肯尼亚不同意,于是盐价暴涨十几倍,最后到了谁也吃不起的地步。”

【好家伙】

【这也太惨了】

【这是能说的吗(滑稽)】

【第三世界是这样的】

罐内的水沸腾的很快,这个坑是另外的,里面的柴火更多,否则毕方担心自己的织巢鸟都烤糊了,盐还没搞出来。

此时陶罐内只剩了一层看上去颇为浓厚的黄水,毕方伸出小拇指蘸了蘸,放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