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抢占道德制高点

李卫东从日本返回了国内,这一次他算是得胜回朝。

桑野专务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终究是屈服于李卫东那一套“消费降级”的理论之下,允许小狗电器的产品全面入驻山田电机的连锁店。

对于李卫东而言,这是一个战略级的合作,意味着小狗电器的产品,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正式进入到日本市场的渠道。

世界主要的经济体中,日本的市场大概是最难以进入的。

日本对于要进入日本市场的外国商品,人为或非人为的,设置了很多有形或非有形的障碍。

在技术方面,日本对进口产品设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规格选择,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进入到日本市场的商品,都需要专门为日本进行生产。

在非技术方面,日本对于产品的包装、标签、标志、环保、认证标准、知识产权、设计说明等,全都有专门的要求,而且要求还非常的繁琐。

光是这两点,就形成了抑制国外商品进入日本市场的枷锁。

这两道枷锁,对于西方企业而言,是很难突破的。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都是规则的制定者,让全世界按照他们制定的规则运行。

在商业方面也是如此,西方企业制定了商品的规则,然后卖给全世界,他们不会为其他市场去专门制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格选项。

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中国企业很擅长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各种各样的要求,只要钱给到位,连夜修改规格都没有问题。

除了技术和非技术这两道枷锁之外,还有贸易方面的障碍。

比如关税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非关税壁垒,当然这个是每个国家都有的。

另外便是渠道障碍。日本制造业强大,日本本土的生产商与分销商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外来生产商想要打进到日本分销商的体系当中,是很难的。

日本的渠道障碍不光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很多国外企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脆就收购了日本的品牌,然后借壳进入到日本市场。

如今李卫东搞定了山田电机,算是摆平了渠道这一障碍。

以上这些,还是可以通过人为解决的,而文化差异,却是无法通过人力去解决的。

日本是一个岛国,拥有岛国的思维特点,比如自我相对保守,危机意识强烈,对外来人持有排斥态度,经济封闭性较强。

世界上很多岛国,特别是始终保持原住民统治的岛国,都有类似的情况。

就比如英国、爱尔兰等国,在欧洲地区都属于相对保守国家,后世英国脱欧便可以看出英国的排外意识。

这种偏向于保守和排外的特点,对于外国商品而言也是一种障碍。

英国好歹在欧洲当了这么多年的搅屎棍子,在文化方面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到欧洲,又有美国、加拿大这样的盎格鲁撒克逊的亲戚,相对日本还是更开放的。

而日本的语言、文化、习惯、价值观,都是独立的,可谓是自成一派。

日本虽然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但那已经几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如今中日文化差异,跟中西方文化差异差不多。

外国商品想要进入到日本,就必须要去迎合日本的文化特点。

另外日本人对于本国商品,也是格外的迷信的,这使得外国商品想要在日本占有一席之地,难度非常之大。

岛国人的排外意识,加上日本人奉行的集体主义观念,所以日本人更愿意去购买国货,尤其是日本自己具有优势的领域更是如此。

家电行业显然是日本最擅长的领域之一,也是国外品牌最难进入的领域。

海尔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在日本市场上拿下10%左右的占有率,鸿海通过收购夏普,美的收购东芝,分别得到了日本市场10%和9%的占有率。

但是比起松下在日本市场上20%的占有率,和日立15%的市场占有率,仍然有一些差距。

而且松下和日立的同款产品,即便价格要比海尔的贵,日本消费者依旧更愿意去购买松下和日立。

这也是日本人的消费特点之一,对于本国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去支持本土品牌。

日本的制造业门类,也始终保持的比较全面,大到精密的高端机床,小到衣服鞋袜,日本本土都有生产。有很多低利润产业,日本并没有放弃。

就比如生产尿素这种产品,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生产国,更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尿素的利润并不高,生产难度也不大,而且生产过程需要用到煤,会造成耗能和污染,如果生产规模不大的话,反而会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