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双赢(第2/4页)

“李先生,你是真是个钻漏洞的高手!”高仓文太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高仓先生,我只不过是提出一种比较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刚好这种方案,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对于西芝电器来说,你们获得廉价的产品,而对于我而言,则可以赚到一点点辛苦费。这是双赢!”李卫东笑着说道。

“好吧,我承认,李先生的这个方案,的确是一个双赢的方案,我会向总部进行汇报的。”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

李卫东的B计划,第一步是上门推销,如果高仓文太不愿意采购的蒸蛋器话,那李卫东便只能走第二步,那就是争取代工,通过这种方式将蒸蛋器卖出去。

由于国内的不锈钢短缺,李卫东干脆借此机会,打着提供核心零部件的幌子,让西芝电器提供不锈钢。这样一来可以说明这是真代工,二来也能解决不锈钢材料短缺的问题,让蒸蛋器得以顺利的生产。

代工这种事情,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出现的,最早搞代工的也正是日本企业,随后的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早期都是靠代工起家,而中国的制造业中,代工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正是因为代工是新兴事物,而且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经历过给别人代工的这一阶段,所以在八十年代,国际贸易当中对于代工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即便是后来WTO的框架当中,对于代工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认定。

随着代工生产的模式越来越壮大,甚至成为国际贸易中一种主要的生产模式,经济学家才逐渐的将代工定义为一种商品为载体的劳务出口。

也就是说代工是一种出口,但却不是货物贸易或者服务贸易。

正是因为代工的特殊性质,使得代工可以绕开很多的国际协定,绝大部分的单边或者多边的贸易协定,对于代工行为都没有约束。

很多的贸易协定中,可以对某种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可以增加某种商品的关税,甚至可以通过行政命令禁止进口某种商品,但而这些手段,对于代工厂来说却是统统无效。

因为代工厂的核心是制造这种行为,而贸易的核心却是商品或者服务。

……

两日后,李卫东接到了高仓文太的电话,又来到了西芝电器驻港的办事处。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李先生,关于代工的事情,我已经向日本总部汇报过了,总部方面原则上同意这种方案,但是价格必须是在合理的区间。所以这次请你来,就是想探讨一下价格方面的事宜。”

李卫东知道,西芝电器方面肯定对蒸蛋器,做过了价格方面的评估,所以李卫东决定先报价,以占据主动权。

于是李卫东开口说道:“高仓先生,这种蒸蛋器,我们在广交会上的报价是25美金一台。大约是3000日元吧!”

“李先生,我们还是直接谈美元吧!”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1989年的日本,人均GDP已经超过了两万五千美金,而且随着日元的升值,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攀升,九四年时日本人均GDP超过四万美金,紧接着就是二十五年没有增长,2020年日本的人均GDP反而比1994年少了好几千美金。

所以对于八九年的日本人而言,买东西还是谈美元比较划算。

李卫东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好,我们就按照美元来,如果西芝电器可以提供不锈钢盘的话,那么我可以将蒸蛋器的价格,降低到22美金。”

“李先生,这太高了,我们计算过原材料的成本,不算不锈钢盘的话,这么一台蒸蛋器,成本绝对不会超过15美金!”高仓文太开口说道。

“高仓先生,你计算的这是原材料成本,别忘了还有专利成本,我一台蒸蛋器,要你1美元的专利费,这不过分吧?”李卫东开口说道。

“那也只是16美元!”高仓文太开口说。

“还有人工成本呢!我需要给工人发工资,另外的话,我也需要一些利润吧!家电行业,25%以上的毛利润是很普遍的,所以我要的22美金,是一个很合理的价格。”李卫东开口说。

高仓文太摇了摇头:“不行,最多给你18美金!”

“21美金!”李卫东开口道。

“19美金!”高仓文太立刻还价。

“一口价,20美金!”李卫东马上说道。

高仓文太没有马上答话,而是陷入到思考当中。

李卫东立刻加码:“20美金的价格,如果西芝电器一次性订购三十万台以上的话,我额外赠送你五千台,当然不锈钢盘还得你们出。”

三十万台赠送五千台,相当于是每台19.67美金,这是西芝电器可接受的数字了。

然而三十万台的数量却有些大,却超出了西芝电器的计划。在西芝电器的计划当中,可没打算一次性买这么多的蒸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