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4页)

几人齐齐答了好吃,赵金铃抱着赵寰的胳膊,笑叹道:“铺子里的生意真好啊,东家可是发大财了。”

赵神佑道:“才不会发大财呢。汤饼用的可是白面,还加了海蛎,多添几只大虾,才贵上五个大钱。除去米面粮油的本钱,若铺子是东家自己的还好,赁来的另需要付赁金。伙计的工钱,衙门的商税,一碗能赚两哥大钱,就已经顶顶好了。”

赵金铃啊了声,道:“若赚不了钱,东家为何要开铺子?”

赵神佑道:“两个大钱也是钱,积少成多,赚些辛苦钱罢了。买卖可不是谁人都能做,能不亏本就算有本事了。”

赵金铃不服气地道:“那尚富贵可是赚了大钱。”

赵神佑咯咯笑,道:“全天下都找不出几个尚富贵,但他也有亏得血本无归的时候。先前吃饭的那两人说话,你听见没有,他们说到了汉源的花椒。尚富贵上次从汉源拉到燕京的花椒,不小心受了潮,就全部坏掉了。”

赵金铃一脸后怕,道:“看来,做生意也得小心。”

清空在一旁停着她们说话,笑呵呵不做声。

赵寰问道:“清空觉着谁说得对?”

清空转动着清澈的眼珠子,笑嘻嘻道:“师父最赚钱,一本万利的营生!”

赵寰忍俊不禁,道:“仔细你师父揍你。”

清空缩着脖子,瑟缩了没一会,见到前面茂盛的石榴树枝,长到了院墙外。他几步冲上前,就地一跃,跳起来抓着树枝一扯。

院墙里传来一声怒喝:“又是哪个调皮小子想要偷石榴了,看我不揍你!”

清空脸色一变,赶紧丢下树枝,一溜烟跑了。

院门开了,一个妇人探出头,看到清空已经跑远了的身影,怒不可遏。收回视线,看到走上前的赵寰几人,见她们气度不凡,虽面露愠色,到底没敢再骂了。

赵金姑正准备上前赔礼,清空已经蹬蹬瞪跑了回来,抢先长揖到底,道:“娘子,请恕小子手痒,断没有要偷娘子家的石榴,还请娘子见谅。”

妇人脸色缓和了下来,道了声无妨,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赵金铃骂道:“就该让她揍你一顿,省得你成日逗猫惹狗。”

清空挠头笑,也不还嘴。

赵神佑道:“算你有担当,自己惹的事,没让九姑母替你去赔不是。”

清空被夸了,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与赵神佑嘀嘀咕咕说笑起来。回到院子,分别回屋洗漱歇息。

午歇起来,赵寰领着他们去了船坞。船坞离得远,马车过去约莫要大半个时辰。船坞由兵丁看守,闲杂人等绝不允许靠近。

马车在船坞大门前停下,甘岷山满头大汗飞奔着跑了来,喘息着上前见礼。

赵寰笑着摆了摆手,道:“我们就是来随便看一看,你别管我们,去忙你自己的事。”

甘岷山拿帕子擦拭着汗,恭敬地道:“下官也没甚大事,先前看入了迷,来得迟了些。”

赵神佑望着高大宽敞到望不到边的船坞,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

赵金铃叹道:“这船坞的作坊,比皇宫都还要宽大!”

甘岷山解释道:“要造大客舟,地方小了可不行。”

赵神佑若有所思,问道:“那般大的船,如何能搬下水?”

甘岷山难得卖了个关子,道:“小娘子去前面去看过就知晓了。”

几人都兴奋不已,赶紧加快了步伐朝前走去。待走进了,方看到造了大半的船,在一个望不到边的坑里。几百工匠师傅搬动船板,有条不紊忙碌着装配船板。

甘岷山解释道:“这方深坑,与海离得不远,待船造好之后,凿开口子引入海水,船漂浮起来,就能驶入海中试水。“注1”

赵金铃转动着脖子,缓缓从左看到右,不禁失声道:“好大的船,比客舟还要大几倍!”

赵寰望着她花了大钱打造的船,也忍不住微微激动。

眼前的庞然大物,正是她要打造的远洋巨船木兰舟!

南边朝廷也开了海贸,虽比不上北地,但明州以及泉州等港口,除了船只多外,出海的经验,远比北地丰富。

哪怕他们官员再腐败,海贸还是赚了不少银钱。

北地想要增加船只出海,不过轻易而举的事。但到达的那些国家,哪怕是富裕的波斯,也没那么多货物可贸易。

南北两地皆如此,要竞争出海,需要拿出更多的货物。比如丝绸,纺丝需要养蚕种桑。粮食重要,赵寰严格控制种桑麻等经济作物,与种粮食的土地占比。

至于瓷器,烧窑对土地、山林的破坏更加严重。

赵寰打造的远洋船,她要让商队到达南美洲。

南美洲有土豆,玉米,辣椒,番薯等各种作物!“注2”

甘岷山叫来管事,领着赵寰他们看了一圈,细细禀报了进度:“海边冷,待到下雪时,外面就不好做工,只能在船里做些活。照着下官的预计,在入冬时,差不多可以造好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