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4页)

平时送行歇息的八角长亭,四周用帷幔围了起来。赵鼎胡铨等官员等候在内,不时叹一口气。

亭子本来狭窄,赵鼎不时走来走去,胡铨看得眼晕,劝道:“赵相稍安勿躁,该来的总会来。”

赵鼎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胡铨,他倒沉着,跟没事人般。赵鼎一个旋身,不再看他,右手背拍在左掌心,继续叹道:“阵仗闹得这般大,如何能向官家交待啊!”

胡铨很是不客气,道:“如今还要脸面,实属掩耳盗铃。眼下大计,当以安稳为上。”

先前他们本不准备出城迎接,只在驿馆等候。商议了许久,最后邢秉懿据理力争,定下出城迎接的决定。

既然已摇尾乞怜,就别装腔作势。南边变成如今的模样,朝臣们也该反省。

赵鼎哪能不懂胡铨嘴中的道理,北地这次派遣来的使节,以姜醉眉为首。

杀人诛心,杀人诛心呐!

赵鼎还有重担忧,邢秉懿曾叮嘱过,既然北地来的全是娘子官员,切莫在背后使出些见不得人的阴私手段。

使团的娘子们,上马能提刀杀敌,下马能治国安邦。姜醉眉从武将转为地方一路的转运使,能稳定收复的西夏兴庆等州府,断不能拿她当寻常的娘子看待。

赵鼎忧心忡忡道:“老胡,你看外面,全临安的百姓都出来看热闹了,到时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出来惹出乱子,该如何是好啊!”

那些与他们政见不同的朋党,没准会在背后使阴招。胡铨思及此,下意识皱起了眉,片刻后便放下了,坦然道:“没法子,如何能防得住。先且看着吧。”

赵鼎正在发愁,“来了,来了!”礼部的郎中大步来到亭子口,拱手见礼,隐隐激动地道。

先前还巍然不动的胡铨,蹭一下站起了身,理官袍整官帽。

赵鼎看到胡铨的动作,不由得暗自白了他一眼。

感情先前的镇定自若,全是装腔作势。

赵鼎率先走出了亭子,日头底下,一队车马逶迤而来。

百姓激动不已,张小娘子与几个同伴挤在最前,一起探头看去。

张小娘子哇了声,兴奋得话语都打结:“她们来了!她们来了!”

杨臻娘也张圆了嘴,眼里的光芒比太阳还要热烈,喃喃道:“小娘子,你说得对,我们的锦衣玉食,相比起来,就是一团污泥。真是威风啊,我也要像她们这样!”

几个娘子们彼此对望,眼中有泪。

听说北地使团到南边,她们就聚在一起商议,如何能向北地使团求帮助。

不过,府里管得严,她们互相约定好,千万别轻举妄动,各自在府里埋头苦读,做好万全的准备。

没有先生教导,她们想方设法,找来了历年来的科举考卷,将所有的考试题目,都做了一遍。

科举考试内容不断变化,到如今,南边朝廷的科举,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取士。

经义进士考经义,论,策;诗赋进士考诗赋,论,策。经义从以前的九经,改考《诗》、《书》、《易》、《周礼》、《礼记》六科。“注”

拿到科举试卷,从头到尾做完一遍,张小娘子与杨臻娘她们,抱头痛哭了一场。

她们学诗词歌赋,也懂朝政大事。所谓的策论与治国之道,她们与其他考生都一样,考试之前,皆无实际治理一方的经验。

但他们能挥斥方遒,为何她们不能?

为何娘子们不能入学堂读书?

这么多年来,科举的门,为何不敢对娘子们打开?

他们制定规矩,告诉她们不行。他们在外建功立业,她们只能在后宅相夫教子。

可这些建功立业的男人,他们丢了江山,让敌人破了城,推倒她们的后宅。

家族中哪怕再不学无术的子弟,也能因为恩荫出入朝堂。

尽管再聪慧过人的娘子们,从未曾有过半点机会。

如今,被无视出卖的娘子们来了,她们以高高在上之势,给了南边朝堂上下那群男人们狠狠一巴掌!

张小娘子抹去泪,她要看清楚,记清楚这一日。

天气晴好,北地使团的娘子们,骑在高大的骏马上,缓缓前行。马蹄阵阵,卷起淡淡的尘烟。

人马虽不多,却犹如千军万马袭来,令周围百姓高谈阔论的声音,不由自主低了下去。

骑在最前面的姜醉眉,英姿飒爽,气势凛然,她面带微笑,朝周围叫喊的百姓们挥手。

“哎呀,瞧着她们的模样,我这胸口都闷得慌,她们身上有杀气,看来,她们真能上阵杀敌。”

“恁地废话!你瞧她们身上的佩刀,那可不是妆点在身上的配饰。”

赵鼎等人神色复杂,迎了上前。

姜醉眉勒住缰绳,朝他们客气颔首,翻身下了马,彼此见礼。

寒暄过后,赵鼎心绪不宁,想早些回到驿站,正在愁如何让她们上马车,别再骑马招摇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