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页)

他当然是知道这位秦王准女婿的,跟在秦王身边的时候也曾听过秦王对其的夸赞。

只不过他的工作跟菟裘鸠基本上没有任何关联,两个人哪怕同出王宫之内,却毫无交集。

菟裘鸠骑马过来的时候,赵高看他一眼都忍不住称赞一声“好风仪”。

若是不说,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眸清似水、颜如舜华的小郎君出身黔首呢?

菟裘鸠远远对赵高行礼说道:“菟裘鸠见过中车府令。”

赵高笑着问道:“菟裘百将寻我可有要事?”

菟裘鸠十分公式化的微笑说道:“下官之前闲来无事弄了一样工具出来,大王见之有趣,便命我过来跟中车府令说一声。”

秦王这个命令没头没脑,而赵高心思细腻,最善于揣测秦王的意思,一听就知道秦王是有意要推这样工具。

思及此便问道:“不知是何用具,菟裘百将可否与我一观?”

菟裘鸠倒转铲柄将工兵铲递过去说道:“便是此物。”

赵高显然不如秦王,拿到手里也没看出这工兵铲到底有何玄妙。

菟裘鸠只好过去给他演示一番,赵高立刻笑道:“此物甚好,有此物为大王搭建御帐也能更顺利一些。”

这一路上偶尔会遇到提前安排人过去,结果搭建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最后导致嬴政需要在车上等一段时间才能入帐。

对此嬴政没有责备任何人,也没要惩罚谁,但越是如此大家心理压力越大。

如果嬴政罚人下面人就是害怕,他不罚人下面人就是愧疚。

赵高为了御帐搭建的效率问题一直都很发愁,而在这个过程中工具的损耗也超出他的预料,经常需要派人就近或者跑去咸阳运输工具,工具种类越多运输就越是麻烦。

如果都换成工兵铲会减少很多运输上的困难。

如果换成别人会觉得现在制作工兵铲可能来不及,可这是大王出行所用,完全可以优先制作,他们在路上至少还要小半个月。

更何况回来的时候也用得上。

是以赵高笑着说道:“菟裘百将果然名不虚传,这东西送来得正是时候。”

菟裘鸠对着他微微颔首说道:“东西送到,下官便不耽误赵令时间。”

跟赵高的第一次见面感觉不好也不坏。

菟裘鸠只觉得赵高的确不像是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那种宦官形象,既不阴柔也没有一脸奸相。

相反他长得很好看,一眼看上去就是高大威猛的样子,感觉还挺符合秦王审美的。

想想也是,在这个时代能混出头的人也不可能长得不好看。

赵高对他的态度也还行,但菟裘鸠很清楚,主要是他们两个没有利益冲突外加菟裘鸠如今还挺得秦王喜欢。

赵高能够混到现在一部分是靠着自己的才华一部分是靠着对嬴政心思把握到位。

菟裘鸠估摸着在这方面满朝文武加一块都没人能比得上赵高。

这么一想,想要搬倒赵高的确很难。

是的,哪怕他对赵高没有表现出任何敌意,但如果有机会他肯定会把赵高拉下去,不会再给他扶胡亥上位的机会。

赵高扶植胡亥更多是源于他是胡亥的老师,除此以外就是跟扶苏关系一般。

为了自己利益,一般人都会想要扶植自己的徒弟上位。

尤其是在胡亥是个蠢货的情况下。

现在胡亥大概也就三岁的样子,赵高应该还没来得及去教导胡亥。

但问题是就算他教导的不是胡亥,将来他也会想办法扶植其他公子上位。

这人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他的野心。

关于赵高的事情菟裘鸠没打算跟任何人说,尤其是不能让秦王知道。

要知道嬴政对赵高的宠信到了哪怕赵高违法犯罪被判刑,秦王都能开口豁免他罪过的地步。

李斯和赵高这两个人,都不好处理,而且仅仅处理这两个人未必能够挽回大秦的颓势。

秦朝的灭亡导火索很多,只是被这两个人加速了而已。

菟裘鸠惆怅地叹了口气决定回去在条陈上再多加入一些私货,如果能够影响到整体政策就好了。

乱世用重典没错,但和平时期,还是该放松一些让百姓休养生息的。

当然这些都是回去之后的事情,现在他就算有满脑子的想法也没时间写。

因为晚上要去陪大王用膳,是以到了行宫之后,菟裘鸠便先去安排百人驻扎,顺便让自己的亲卫团跟着百人一起用餐。

等都安顿好之后,菟裘鸠才匆匆去见嬴政。

他去的时候已经有宫女正在陆续上菜,扶苏和嬴华璋已经落座秦王左右。

菟裘鸠赶忙过去行礼告罪,嬴政挥挥手说道:“不必多礼,坐。”

菟裘鸠这才坐下,他的位置正好在扶苏公子下手,斜对面便是嬴华璋。

他抬头往嬴华璋的位置看去,却被一名正在为秦王上菜的宫女遮挡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