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神剑

迁都之议已定,姑臧陆陆续续开始搬迁,杨峥交由李密、陈寿主理。

第一批自然是四万余亲军及其家眷。

不过李密没有着急迁徙,而是趁着农闲,将长安至姑臧的大道梳理了一遍。

北线走安定,过萧关,经鹯阴渡口进入武威。

南线顺渭水向西,走关陇道,穿扶风郡,过陈仓,至天水、南安、金城北上至武威。

相当于把陇右、河西与关中串联起来。

陇右粮食物资在南安郡豲道县上船,顺水而下,送入长安。

渭河是关中重要水系,将陇右、关中、河东串联起来,春秋时,秦晋之好,晋国大饥荒,秦国的粮食走水路送入晋国腹地。

关中的优势不仅是土地肥沃的大平原,还有发达的水系。

粮食和大军能走水运。

从长安出兵能快速辐射周边。

这时代的水道就相当于后世的高铁……

魏武征伐河北袁家兄弟时,大力修建水道,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九月,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

清水、淇水、洹水、漳水等都汇集于白沟,连成一片,白沟沟通黄河流域南转江淮,北通海河流域而达幽蓟的水运交通要道,这也是后来隋唐大运河的基础。

所以曹魏的河北人力物力能迅速南下,灭毌丘俭、诸葛诞。

原本关中的水系连汉中都能连接起来。

但刘邦出汉中的二十年后,武都大地震,导致汉江的源头被嘉陵江夺去,汉水自此不能直达关中,所以韩信能暗度陈仓不费吹灰之力,诸葛武侯六出祁山粮道艰难,最终劳而无功。

安定郡的泾水也是一条水道。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但很多地方是激流,很多地方又水量不足,太浅,无法走大船,只能小船渡人。

李密、陈寿在南北两道上建立驿站,设置烽燧,疏浚河道,扩宽道路。

只要提供一日两餐,山里面的野人都跑出来做工。

杨峥曾天真的想重新挖通略阳至陈仓的北汉水河道。

但话一说出口,鲁芝就摇摇头,“大王若要重续汉水,要行移山倒海之功!武都以北,全被山石阻隔,数百万人几十年都难以成功!”

若能重续汉水,汉武帝一定不会闲着。

当年曹操就不会舍弃汉中,把人都迁走。

诸葛武侯也不至于发明木牛流马。

这些牛人都没动工,说明根本无法完成。

武都大地震就相当于与秦岭大地震,低谷变丘陵,丘陵变沟壑。

这种工程量不是这个时代能完成的。

“大王有此心,修葺傥骆道、褒斜栈即可,傥骆道行人,褒斜栈输粮。”鲁芝这几天身体逐渐恢复,脸色也红润起来。

杨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安置进了长安大宅之中,接回鲁敬的家眷,招募了十几个下人,照顾鲁家。

划了长安城外八百亩良田给他。

又赏赐钱帛三十车。

鲁芝坚辞不受,杨峥来了一句,“鲁公若是不受,姑臧何人敢受?上护军就当有上护军的体面!”

只要是合法所得,都应该被鼓励。

鲁芝本来还要推辞,但见到次子鲁敬幽怨的眼神,最终还是接受了。

傥骆道从扶风郡盩厔直达汉中洋县,是秦岭诸道中最短的一条。

曹爽十几万人就是从此道伐蜀,被挡在兴势围。

既然能走十几万大军,说明道路条件尚可。

褒斜道相对平缓,是秦岭诸道中最重要的一条,史记有记载: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商旅联槅,隐隐展展,冠带交错,方辕接轸。

两汉以来,蜀中物资经由此道输送关中,关中人文经由此道输入蜀地。

魏蜀对峙,这条道才渐渐失去原本功效。

“此事侄儿自会吩咐人去办。”杨峥也觉得重修褒斜道划算一些。

“大王!”庞青火急火燎的赶来,“偏将军马隆力挽狂澜,太原守住了。”

“马隆?”杨峥摸了摸额头,太原有他,守住也就不奇怪了。

“恭喜大王!”鲁芝也一脸高兴之色。

太原守住,秦国的两个战略点就守住了。

关中也就安稳许多。

不过庞青的脸色有些古怪。

这么多年共事,杨峥一见他脸色,就知道还有下文。

鲁芝老于世故,知道庞青是在避讳他,拱手道:“承蒙大王悉心照料,臣已无大碍,近日军情繁多,来往频密,反而不利老朽将养,为大王计,为老朽计,还请大王以国事为重。”

“伯父这是在驱赶小侄?”杨峥难得的开了个玩笑。

鲁芝会心一笑,“岂敢岂敢!大王请便。”

杨峥见他身体的确恢复了,也就不再拖泥带水,拱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