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契机

积石堡。

周煜正在磨着环首刀。

以他现在的地位,当然不需要亲手去做这些琐事。

但这把刀意义非凡。

乃是杨峥亲手所赐。

刀身青黑,仿佛有一团幽光在缓缓流淌,照出周煜半张脸。

“周将军,时机已至,西平诸军尽起,正是空虚之时。”师纂这些天一直待在积石堡。

他很清楚,周煜已经心动了。

事关自己的家族、自己的血脉,没人能淡定。

尤其自汉魏以来,孝道深入人心。

而且还是当朝权臣的应允。

司马氏不仅掌握朝廷大权,更是持天下士族之牛耳。

“将军无论是袭取西都,还是横扫河曲,都是致命之举,大将军在洛阳静候佳音。”师纂有些着急了。

这几天他一直在为周煜分析形势,最开始周煜还抱有极大的热情,但渐渐的就不那么上心了,话也越来越少。

周煜举起刀,单手试了试刀锋,已是吹弹可破。

“刀不可磨的太锋利,太锋利就不能持久,人也是一样,我若行此事,周家还能重回士族否?”周煜的双眼也如刀锋一样幽光闪烁。

士族都是有道德洁癖的。

他们不会接受一个背叛之人。

周家既然已经没落,没有三两代的传承,岂能说重振就重振的?

而且,司马懿当着士族的面指洛水而盟誓,依旧灭了曹爽三族,其诚信已经跌至谷底。

“有大将军亲口承诺,你有何不放心的?”这话连师纂自己都觉得没底气。

“大将军岂会在意我一个小小的边将,不过利用我而已。”周煜叹息了一声,“当年我在武卫营为什长,舍命为朝廷厮杀,骆谷一战败北,十余万大军沦丧,若非杨将军血战打开缺口,安有我周煜的今日?朝廷对我等弃之如履,唯有杨将军待我如手足,今其危难之时,我行此事,岂非禽兽哉?”

周煜眼中的幽光凝聚成一团杀气。

师纂顿觉全身发凉,“骆谷之败,乃曹爽所为……”

“……司马氏与曹爽有何区别?”周煜神色越发寒冷。

师纂脸上涌出几滴冷汗。

周煜还刀入鞘,背过身去,挥了挥手,“我不杀你,你走吧。”

师纂冷笑起来,“若杨峥知道你留我多日,还会容你否?”

“既然如此……”周煜闪电一般转身,“锵”的一声,青芒一闪,“那就借你人头一用!”

话音与刀光同时终止。

师篡的脖颈上出现一条红线,他呆呆的站着,眼神惊恐,似乎没想到这一刀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

喉咙里发出意义不明的嘶鸣。

鲜血亦随之喷涌而出。

师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在这个不苟言笑时常沉默的人手中。

周煜一挽长刀,刀身上没有丝毫血迹,“复兴周家未必就要投靠司马氏!”

这也是师纂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破羌城。

“邓贼又上来了!”城头一声大吼。

士卒们疲惫的起身,抬起擂木滚石,拉开弓弦。

三天以来,邓艾日夜不停,或佯攻或猛攻或以投石车袭扰,让守军疲惫不堪。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有时候,城下战鼓雷鸣,吼声震天,守军紧张的准备好迎敌,却发现敌人只是在擂鼓呐喊。

有时候,几万人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竖起长梯,却几声金鸣,又如潮水一般退去。

有时候,两三千邓艾军缓缓推进,在所有人以为只是佯攻的时候,却突然发动猛攻,邓忠亲自披甲持刃,登上城墙,几乎攻陷南城墙,在最后关头被杨峥领着亲兵增援,激励士气,才赶了下去。

到了晚上,时而鸣鼓,时而呐喊,时而放火箭火油。

扰的城墙彻夜不得安宁。

稍有松懈,邓艾就像一头嗅到肉味的饿狼,总能找到最薄弱的地方。

你以为他会攻东城,他偏偏攻西城。

你以为他会从云车上直接攻击城墙,却没想到他的掘子军在挖地道……

几个回合下来,杨峥彻底领教到了邓艾的厉害。

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几天几夜没休息好,筋疲力尽,精神恍惚。

关键手上得力之人太少。

只有蒙虓与孟观勉强能独当一面。

可惜城墙有四面,费心费力的事太多,杨峥一刻都不敢懈怠。

这场大战对自己至关重要。

士卒们疲惫不堪,靠着雉碟就能睡着。

“将军不妨去休息片刻。”孟观黑着眼圈道。

杨峥也不客气,点点头,躺在城墙上几个呼吸间便沉沉睡去。

感觉刚闭上眼,就被城下的欢呼声吵醒。

“援军,敌人又来援军了。”

杨峥撑着千斤重的眼皮,迷迷糊糊的望向东面,一支青壮押送着粮草大摇大摆的送入敌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