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破阵子(三)(第2/3页)

宋嵩猛地转脸看向他。

底下的秦继勋亦面露惊异。

沈同川忙请宋嵩往后走了几步,又压低声音与他说,“宋监军,此时您若不出面是不行了,咱们这儿魏统领是不肯在此时发兵的,若杨天哲的起义军过来将苏契勒王子杀了,您说丹丘会与大齐开战吗?为今之计,只有您去面见苏契勒王子与其和谈,只有得到丹丘王子亲口承诺的和平,秦魏二人才会出兵围剿杨天哲啊……”

宋嵩捋着胡须,细细思索。

“您是雍州监军,是咱们这儿唯一一个可以代表官家圣意的,您去见苏契勒王子,才能使两方都得安宁。”

沈同川继续说道。

宋嵩瞧了他一眼,随即回头,底下已是剑拔弩张,那秦魏二人被兵勇簇拥,此等情势之下,他到底还是做了决定:“我宋嵩,愿前往苏契勒的军帐,与其和谈!”

“好!”

秦继勋立时朗声道,“宋监军既有此意,我秦继勋与义弟德昌也愿后退一步,若杀魏瞻等人的不是苏契勒,我等必诛杨天哲!”

风沙更重,日光炙烤得人衣料发烫,宋嵩带着亲兵很快离开,而魏德昌则“扑通”一下跪在秦继勋面前。

“德昌,你这是做什么?”秦继勋俯身。

魏德昌低首,“是我对不住义兄,咱们两个当年说好的,要共进退……”

“阿瞻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的死,我亦痛心非常,”秦继勋看向那白布遮掩的死尸,“德昌,你要相信义兄,我绝不让阿瞻白死。”

魏德昌眼眶发红,几乎要浸出泪来。

秦继勋才将义弟扶起来,回身瞧见沈同川领着几名随侍慢吞吞地走来,他立时唤了声:“沈知州。”

“秦将军可知官家最忌你们这样的武将,雍州的军心民心都在你们手里,这一方势力也就全在你们手中。”

沈同川这样一番话说得刺耳,又意味颇深。

魏德昌眉头皱得死紧,“沈知州,我兄弟二人绝无反心!”

“我知道,”

沈同川扯唇笑笑,“若你们真有反心,也就不会这么多年受制于人,今日你们倒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可也教宋监军握住把柄了不是?他啊,哪会轻易放过你们。”

“多谢沈知州今日出手相帮。”

秦继勋朝他抱拳。

“诶,我可没帮,”沈同川摆了摆手,目光倏尔落到一旁,只见那身着朱红袍衫,梳着男子发髻,眉眼秀净的女子扶着那名长巾遮面的年轻公子,“时隔多年,我都快忘了我的《战马论》,公子是何处得来?”

“云京书肆。”

徐鹤雪言语简短。

“它的归宿,也只有书肆了,”沈同川自嘲一笑,“却是难为公子将它找出,还为我作注。”

“沈知州爱马,亦懂养马,此文章更于马政有益。”

沈同川笑了一声,摇头,“我是个知州,哪里能管得了马政,倒是公子你,文章写得好啊,比之我当年的《战马论》,你的文章更为鞭辟入里,且璧坐玑驰,不蔓不枝,如此大才,我还真有心举荐你入朝啊……”

徐鹤雪半垂眼帘,“多谢沈知州好意,我面容有损,且病入膏肓,已断绝入朝为官之念。”

沈同川闻言,眼底浮出一丝诧色,他复而再将面前这个年轻人打量一番,半晌才出声:“可惜。”

沈同川心中有些异样,他总觉得此人的眉眼有一分熟悉,但他却抓不住那种怪异的感觉,干脆收敛心绪,朝徐鹤雪拱手:“单看公子文章,便知公子与我颇多相合之处,咱们也算是在文墨里相识的人,若得空,来我府中,我必有好茶相待。”

“秦将军,魏统领,”

沈同川又转向秦魏二人,“告辞。”

雍州日头最盛之时已然过去,倪素与徐鹤雪共骑一匹马,慢慢地走在山道上,秦继勋留在魏家军军营中安抚义弟魏德昌,命段嵘带着人跟着徐鹤雪与倪素先行回营。

“想不到,昨夜你让范叔送信去知州府,今日沈知州便真的将那位宋监军架在火上烤……”倪素仰头望向他的下颌,不可思议,“就因为一篇《战马论》?”

“沈同川爱马,少时我随老师去孟府拜访,也曾见过他赠给恩师孟相公的骏马图,他写的那篇《战马论》看似是在赞颂与边关志士相依为命的战马,实则是在讽刺积弊的马政。”

徐鹤雪当时还未离开云京,沈同川的《战马论》一出,褒贬不一,最关键的,是令本就得罪了宗室与高官的孟云献又陷于新一轮的风波说,有人说,孟云献借着新政,又要干涉朝廷的马政,更使得孟云献与张敬在朝中的处境艰难。

沈同川不能在马政上施展自己的抱负,而《战马论》几经沉浮,最终亦无人问津。

“大齐土地兼并之风不衰,使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而本该用来养马的草场亦多作耕田与养羊之用,豢养马匹的官员用心不专,部分官员私自卖马,使得大齐虽有马匹而能用于作战的军马战马极少,只能向西域番邦采买,但这到底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