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采桑子(五)(第2/3页)

“她说与那人并不相识。”

苗太尉吐了茶沫子,“要说她说了谎,可她又何必说谎哄骗我?”

“丹丘意欲增加岁币,您才上了拒绝给丹丘岁币,并主战的奏疏,想不到立刻便有人借小叔之事,引您上钩,”苗景贞的脸色有些不好,“还是用一个胡人来加罪于您,这是存心侮辱您。”

“还望爹往后三思而后行,不要听见小叔的名字便什么也不顾。”

“还不是因为信中提及了雍州的事,你也知道你小叔是死在雍州,可我当时身受重伤不在边关……”

苗太尉一改平日里那般爽朗的模样,显露出几分沉郁,“景贞,你小叔死的时候,才二十来岁,连媳妇儿都没娶呢,我如今倒是有你们两个儿子,还有两个儿媳在,可他的尸骨却被胡人的金刀砍得什么都不剩,我如今,也仅能给他立一个衣冠冢。”

“就因为送来的信上说小叔之死另有内情,您便乱了方寸么?”

苗景贞无奈,“爹,当年的军报还在,那些从雍州回来的官员也都在,便说那蒋御史,他也是从雍州回来的官员中的一个,谁都知道,当年丹丘将领蒙脱以青崖州徐氏满门性命相要挟,使罪臣徐鹤雪领三万靖安军投敌,而蒙脱出尔反尔,将徐鹤雪的三万靖安军屠戮于牧神山,若非小叔以命死守雍州城,只怕等不到援军,雍州城这个军事要地,便要落入丹丘胡人之手了。”

“徐鹤雪”这三字从苗景贞口中说出,苗太尉的脸色立即阴沉下去,他一手攥着茶碗,竟生生将其握成了一把碎瓷片。

“老子……”

苗太尉哑声,“老子当年若早知他是这么一个没血性的人,就该让他滚回云京,何如由他……贻害大齐?”

若在云京,他也许还能做他的少年进士。

身在庙堂,也比身在沙场要好,

至少不必在风沙血影里迷失自己,从天之骄子,到一败涂地。

天色浓黑如墨,点缀几颗疏星。

倪素入太尉府中时天还未暗,因此她手中此时提着的这盏灯也不是自己点的,她穿过热闹的街市,走到无人的静巷,一直有淡雾轻拽她的衣袖。

她蹲下身,从怀中取出火折子,打开灯笼,将里面的蜡烛吹熄,又重新点燃,一捧火光摇摇晃晃,倪素抬起头,看见不远处有个小孩儿在家门口歪着脑袋看她怪异的举动。

那个小孩儿忽然朝她露齿一笑,随即将手中的雪球抛向她。

然而雪球没有砸到她便被淡淡的寒雾化成细碎的雪粒子落在她的脚边,那小孩儿瞪大双眼,像见了鬼似的,转身被门槛一绊,栽进了院门里,发出嘹亮的哭声。

倪素忍不住笑起来。

“徐子凌,你会吓人了。”

她说。

淡雾轻拂她的袖边,化为一道颀长的身影,他是依附着她的,从头到尾。

他不说话,一双眼睛静默地看着她。

倪素提着灯站起身,“我们回家。”

似乎“回家”这两个字总能为他找到一丝有温度的归属感,倪素每回这样说都能在他宛如严冬般凋敝的眼底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情绪,他总会在这样的时候,显得很顺从。

所以她也很喜欢这样和他说话。

其实让这样一个久离人世的鬼魅感到开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倪素总是想这么做。

两人并肩走过那间有哭声的宅院,听到里面小孩儿抽抽噎噎的,还在和娘亲叫嚷着有女鬼。

倪素又笑出声。

“你还痛不痛?”

徐鹤雪有些不自在。

倪素身上的伤还没将养好,那日在瓦子里又扯到了后腰的伤处,这几日又有些难捱,但她摇头,“已经不是很疼了,我每日都有用药的,你放心,我自己便是医工,我都知道的。”

“嗯。”他应声。

“我与苗太尉说的话你听见了吗?”倪素问他。

“听见了。”

“你觉得我说的有错处吗?”

“没有,你答得很好。”

徐鹤雪话音才落,倏尔想起她与苗太尉说的那句“不愿因我的不想,而弃一人于不顾”,他走在她所持的灯影里,忽然又道:“倪素,我虽不记得从前的许多事,但我想,我曾经,一定从未遇见过你这样的姑娘。”

倪素一顿,抬眸望他:“我……是什么样的?”

“敢于存志,不以艰险而生忧惧,不以世俗而畏人言,”徐鹤雪停下步履,迎向她的目光,“你是值得人敬佩的女子。”

不因他鬼魅之身而对他避之不及,愿意暂且留在这个地方以成全他的所求。

她便是如此令他敬佩的女子。

倪素几乎呆住,她手持的灯笼中火光照着他周身弥漫的莹尘,他整个人在冷暖交织的亮色光影里美好得如一场幻梦。

不知怎的,她的脸颊有点烫,躲开他清冷的眉目,嗫喏了一声:“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