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新的政策(五)、我等那一天已经很久了(第2/3页)

陆希还真是挺想要这位圣徒的。良种培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种花家谁不知道杂交水稻那复杂而辛苦的培育过程呢?而且还要感谢当初那株野生水稻,假如没遇到它,谁知道这件事的成功还要往后顺延多少年?

而且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蕊生在同一朵小小的颖花里,要靠人工去雄杂交简直是不可能的,你去扒着每一朵花试试看!

但乌利这种情况,他的能力对于种子有奇异的影响,培育出雄性不育系就有了可行性。至于后头的……行吧,陆希的知识储备就到这儿了,但只要指明了方向,总有人会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并比她走得更远的。

然而想让一位圣徒放弃教会转投她手下——嗯,可能做梦比较快。

“乌利手下有没有类似能力的——算了,还是开设更多的植物系课程,培养我们自己人吧。”陆希想想给高级神官们反洗脑的困难,最终放弃了,“或许可以逮着约翰使使劲儿……”到底都是植物系的能力,说不定他能领悟并发展出新技能呢?

然而即使不要乌利的能力也得解决他,不然布迪王国的田地还是由教会在掌握着呢。

不过现在倒是个好机会。布迪的王位更替是当地教堂不想看见的,他们当然看得出来这是千岛之国把手朝布迪伸,本质上其实跟布迪意图吞并苏拉公国没什么区别。

教会不能明白地干扰世俗的权力更替,而且千岛之国的新王来得太快,根本没给教会干涉的时间,又有南联邦的盟约做借口,当地教堂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年幼的新王上位,对千岛之国言听计从。

但是不能明着干涉,他们却可以用点别的手段。所以今年到了这个时候,布迪国内也只有教会直控的大约三分之一的田地下了种,其余的三分之二都空着呢。

这手段够狠。去年旱灾颗粒无收,现在布迪没乱起来还靠千岛之国运来的木薯援助。但千岛之国有多少粮食,够整个布迪的百姓吃?今年再耽搁一季种植,不用到冬天,布迪就会彻底没有粮食,新王还坐得住那个位置吗?

不过这计划遇到陆希,那就不那么好使了。

花月末,也就是陆希概念中的五月,在南联邦诸国中确实已经算过了种植季节,但南联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即使现在下种,晚稻、番薯和大豆也可以种植,再晚一点儿,还可以种秋马铃薯啊。

布迪的农夫手里没种子,他们每年都得靠教会发新种子,如果把去年的收获自己偷偷留种,那今年多半收成不佳,连税都交不起。

有过这么几次之后,农夫们就不敢再动这个心思,只能老老实实领教会的新种子。当然,到了交税的时候,他们也得为这些新种额外再交一成的税。

所以今年教会不发种子,农夫们就只有干瞪眼。不少人都去教堂门口哀求,但毫无结果。至于买种子这种事,去年都旱成那样了,人能活着就不错,谁家还有钱买种子呢?

“教会要做恶人,正好咱们做好人。”海因里希现在对种地的知识也了解不少,想一想南联邦的气候就不着急了,“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要在排水上多下功夫。”今年要是恢复了往年的雨水量,对薯类豆类反而不好。

“嗯。”陆希拿着下边人交上来的计划书,在上面批了个通过,“这点何塞那边做得不错,水渠已经开始挖了,等建好之后既能灌溉也能排水。我们再送一批粮食过去,还是让他们用修路或积肥来换。种子也一样,允许先赊欠。”粮食都不是白发的,这已经是长云领人的固定认知了。

“是咱们派去的人做得好。”海因里希不满地纠正她。这份计划书,应该是他们派去千岛之国的农务官塔尼娅的手笔,反正肯定不是何塞写的。

陆希哭笑不得。

她当然看得出这计划书完全是长云领模式——从以工代赈,到兴修水利,到积肥深耕,甚至连种植哪些作物,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模板,只要把当地的一些调查数据填进去,再按照数据来做决定就可以了。

应该说,至少在农作物种植这一条上,长云领的农学生们已经成绩斐然。虽然他们面对的选择也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小麦大豆薯类这老三样,也不需要他们自己去发掘经济作物。但对于一些几年前还大字都不识,只知道烧荒和祈祷的平民甚至奴隶来说,他们已经进步飞快,很值得赞扬了。

不过这背后也需要何塞的全力支持,否则塔尼娅也不能在南联邦干得这么顺利,简直如鱼得水。瞧瞧这份报告,把南联邦的气候雨水乃至田地种类都摸得很清楚,没有点人手也是不行的。

对于海因里希这种盲目的、不正确的、不客观的、一定要打压何塞的态度,陆希——陆希能怎么办呢?只好一笑置之了,反正海因里希只会在她面前说,又不会说到何塞眼皮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