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多点开花(六)、谁不想过好日子呢(第2/3页)

还有珍,因为她是没有病的,所以出入都比她们自由一点。最近她真的找到了纺麻线的活儿,回来之后就告诉她们,在长云领纺线用的纺车都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她一天能纺好几斤麻线,最多能挣到十二个铜币!

这个收入引起了女人们一致的羡慕,一天十二个铜币,十天就能挣到一枚银币了啊!假如是在王都,这个收入,珍养她自己再加上她的母亲都没问题的。

当然,这种养也不是什么太好的日子,也就是黑面包能够吃饱,冬天能穿件暖和的衣服,如果想像现在一样天天吃那个“病号餐”,恐怕就是不行的了。

对于“病号餐”,所有的女人在最初的时候都觉得难以相信。几乎每顿都有肉汤,有时候里面还有肉碎,盐也放得足,嚼起来又咸又香。肉汤里有时候煮的是豆子,有时候煮的是黑面包丁,也有时候煮的是鲜嫩的野菜或一些根茎,配着烤土豆吃完,肚子饱饱的简直不要太舒服。

这样的饭,在王都的话她们是吃不起的。不说肉,单说盐,有谁家舍得这么往汤里加的?但是在长云领,这样一份病号餐只要两个铜币。

第一次听见这个价格的时候,女人们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或者是来分发食物的人记错了,还是珍大着胆子向女伯爵求证,才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就是两铜币,如果能够再加一铜币,还可以得到一小块肉或者鱼。

为什么会这么便宜?女伯爵也给了她们答案。

第一,因为长云领的农夫们不需要交许多税,所以他们种地的成本就低,那么粮食的价格自然也就低了。

第二,则是因为长云领用了正确的种植方法,虽然不必给教会交税,但收成却能比牧师祈福过的田地更高。

老实说,女人们听不大懂,什么农夫的成本——粮价难道不是领主和商人老爷们定的吗?跟农夫有什么关系?

但是她们至少搞懂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长云领,粮食的价格就是很低的,比王都要低一半!

罗丝跟商人打交道比较多,稍微懂一点儿买卖的事儿,不由得为长云领的农夫担忧起来——如果给她们吃的粮食卖得这么便宜,那么从农夫手里买来的粮食价格岂不是更低?那农夫,能吃饱吗?

结果她向来送饭的奴隶询问,奴隶顿时笑起来,告诉她农夫们只用交三成的税,剩下的七成都归他们自己,再加上田地出产提高,农夫的日子比从前还好过呢。

三成的税简直震惊所有人!据她们所知,最低的税也是五成吧?于是女人们又替女伯爵担心起来——只收三成的税,女伯爵的钱够用吗?

当然这个问题就没人敢去问了,只是罗丝很快就发现,女伯爵的衣着十分朴素,也向来不佩戴那种镶嵌硕大宝石的沉重首饰,这,这应该是钱不够用吧?

自从罗丝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女人们不知怎么的竟然都有些惭愧,仿佛她们每天吃的都是女伯爵的华丽衣裙和宝石首饰似的……

但是,她们还是想留在长云领,尽管这好像是在占女伯爵的便宜,但——谁不想过好日子呢?她们,她们一定努力干活,这样,这样也就不会占太多便宜了吧?

陆希真不知道这些女人心里会有如此单纯的念头,否则她真是要感慨贵族和教会的洗脑确实成功,被压迫和剥削的人,竟然还会惭愧于自己占了剥削者的便宜,而事实上她们所谓的便宜,只不过是一碗肉汤和几个烤土豆罢了。

不过她倒是很欢迎她们留下来。一来她们治愈之后也需要复查,留在长云领当然是最方便的;二来,长云领缺人。

原本就是地广人稀,还被教会带走了一半人,就现在留下的这些人里,老弱病残的比率可不低。而这些女人都能算壮劳力,她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别说二十个,她恨不得现在来两千个才好呢!

倒是有一个女人犹豫了一会儿,小声说:“我,我想回去。”她在其他女人的目光下红了脸,急忙解释,“我还有朋友也得了病,可是她们听信了牧师的话没有来,我想,如果让她们看见我治好了病,她们就会相信了。”

“这倒也是!”潘西有些激动地说,“我们妓——我们那里也有好几个人都——”她说到这里又沮丧起来,“但是她们没人给赎身……”她和罗丝实在是运气好,但别人可就没有这个运气了。

“就是没有病,如果能来长云领也好啊。”另一个女人眨巴着眼睛说道,“我娘家的村子在猎场边上,那里都不许种地,只能去给路过的商人搬运货物。大家都有力气,要是能来长云领,我听说男人们去挖矿,一天就能挣三十铜币呢。”

于是好几个女人都把忐忑的目光投向了陆希。这些人都还是对自己家里抱着感情无法割舍的,虽然当初家里人不支持她们来治病是很让人伤心,但她们现在过得不错,心里又不免挂念起家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