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以工代赈,是中原王朝历朝历代,一种惠而不费的赈灾方式。

比如《晏子春秋》中,齐景公时,晏子筑路寝之台;

唐朝时候,李频任武功令就曾频发官廥庸民浚渠;

欧阳修知颍州时,募饥民大修灌溉陂塘,救饥的同时,兴修了农田水利;

赵忭知越州时,通过修筑工程以赈济;

范仲淹知杭州时,兴造寺庙及修建仓敖等活动,为饥民提供就业佣工机会,从而达到救赈饥民的目的,与晏子修路寝之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宋初年,由朝廷出资经营公共设施的观念,徭役制仍大行其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徭役方式强征集劳动力来修筑道路、桥梁、水利的方式,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

因为大规模徭役,很容易造成【多杀士众,竭力民财,天下虚耗,百姓流离】,这对小农经济体系下的中原王朝而言,就意味着更多的风险。

两宋的财经事务体系高度发展,以工代赈这种惠而不费的赈灾方式,逐渐被朝廷和民间所接受。

类似于:【以有余之财以惠贫民,募民兴利,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的观点普遍出现。

兴役顺贫富之便,就成了两宋赈济最常用的手段,而不是简单的开仓放粮那么简单。

所以朱祁钰在盐铁会议上,让工部给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这种极其类似‘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并非朱祁钰首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祖宗之法,并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更不用出动胡濙这样的洗地利器,进行洗地。

为何大明没有大规模以工代赈的案例?

因为大明朝廷实在是穷的自己都养不活了,地主家都没有余粮,怎么进行以工代赈?

现在大明朝,有钱,豪横!

“陛下,此次冬序的根本,还是钱荒。”于谦在御书房颇为严肃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大明眼下的冬序,是货币供小于求,而且大明朝廷还欠了八十年的货币债,于谦已经注意到了,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通货紧缩。

解决办法也早就摆在了御书房的长桌上全面征倭和钞法。

全面征倭不现实。

行钞法皇帝不乐意。

于谦其实想再跟陛下分说下钞法之事,可看陛下意兴阑珊的样子,就选择了缄口不言。

直言上谏,是臣子的本务,但是什么时候上谏,如何上谏,是一门技术活。

有的时候,上谏这种事,朝臣和皇帝别上了劲儿,最后会变得拧巴起来,最终导致君臣失和。

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标死后,谁来做太子这件事,就提上了日程。

朝臣们其实对皇太孙的朱允炆并不满意,但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太祖高皇帝,就和朝臣们拧巴了起来,最终蓝玉案爆发。

永乐十九年,大明迁都顺天府,文皇帝和朝臣们又拧巴了起来,最终闹得不可开交。

正统十四年七月,稽戾王朱祁镇执意亲征,兵部尚书邝埜、英国公张辅等人,上奏言事,反对亲征,这又是拧巴到了一起,最终稽戾王亲征,大明有倾覆之虞。

于谦其实很想说,大明眼下可行钞法,度过这次冬序,但是他怕自己这个百官之首,一句话说不对劲儿,皇帝和朝臣们再拧巴起来。

景泰四年,户部和工部争钞法、钱法时,陛下问策,于谦就曾经说过,都可以。

因为眼下陛下春秋鼎盛,膝下有嫡有庶,没有人敢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生事。

一时间,于谦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就坐在案前喝茶,等待着陛下的决定。

沉默了许久,朱祁钰终于还是开口说起了钱荒之事,这是根本性问题,根本无法饶过去。

朱祁钰的面色颇为沉重的说道:“其实于少保清楚,朕也清楚,仅凭倭国的银山,也仅仅是缓解大明钱荒而已。”

“陛下英明。”于谦知道陛下说的是实情。

大明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无论多少金银砸进去,都如同石沉大海一样。

大明或者说中原王朝,始终无法从小农经济突破到商品经济,究其根本,就是这片土地的货币供应,始终无法满足这片土地如同饕餮一样的肚子。

没有充足的一般等价物,大明不可能从小农经济蜕变到商品经济。

大明还缺铜少银,给贫瘠的大明财经事务雪上加霜。

朱祁钰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在一般意义上,货币就等同于财富,对于百姓而言如此,对于朝廷而言,亦是如此。”

“固定、流动、留供三种资财之中,货币具有三重属性,甚至在南衙和松江府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资财,都没有金银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