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衬托(第2/3页)

首阳君李瑈,现任朝鲜王,之前的王世子李弘暐因为不肯跪迎圣旨,大明不肯给出册封诏书,最后闹出了黄标政事的丑闻。

景泰三年首阳君李瑈出使访问大明,景泰四年李瑈发动了宫变,囚禁了王世子李弘暐。

而后在六月份的时候首阳君李瑈再次出使大明,接受了大明皇帝的册封,名正言顺的成为朝鲜王。

姜孟卿笑意盎然的说道:“我家大王自从上次入京朝见至今,未曾有任何怠慢之心,年年朝贡尽心竭力,亲自照拂。”

“只是之前一直进贡的高丽姬,这停办已经七年有余,我家大王时常惊恐,时常书信催促,询问何时复贡高丽姬之事。”

每年朝鲜要向大明朝贡少女七人,执馔婢十人,女使十六人,火者十人。

自景泰元年起,皇帝敕谕停了朝贡高丽姬之事,原因很简单,这些人没地方安置,泰安宫住不下,陛下也不缺暖床的。

鞑靼的海拉尔,朝鲜的高丽姬,都是一个待遇,大明皇帝都不要。

“陛下仁爱,看不得这少女们长途跋涉,身在异国他乡受苦,此事无须再提,陛下不许。”胡濙颇为无奈的摇头说道。

姜孟卿神情黯淡了许多,高丽姬朝贡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比如刺探消息,往常年月,大明皇帝身边都有这些朝鲜来的丫鬟,打听消息也有去处,现在是很难刺探到了;

比如高丽姬卖不上价,高丽姬主打的特色就是尊贵,大明皇家御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认证,可以让高丽姬摆脱贱婢,跻身高端品牌,这皇帝不要了,高丽姬就开始贬值;

比如高丽姬培养不易,这朝鲜国内围绕高丽姬的生意是一条极为庞大的产业链,这品牌贬值,直接导致了整个产业链有崩溃的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想象确切消息带回国内,会是何等景象。

对于大明皇帝而言,失去的仅仅是一堆使唤的丫鬟,但是对于朝鲜而言,失去的却是支柱产业。

所以明知道没什么希望,姜孟卿还是问了出来,得到否定回答后,姜孟卿和金何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彼此的担忧。

“陛下仁爱。”姜孟卿硬着头皮说道。

胡濙推了推茶盏说道:“蒙顶甘露,尝尝。”

“最近听闻首阳君凌迟了六个臣子,可有此事?”

首阳君李瑈这个皇位,是王世子李弘暐禅让,大明皇帝亲自册封,而李瑈执行的基本国策是事大交邻,讨好大明。

可终归李瑈是发动了宫变夺得的王位,人心不服。

景泰七年六月一日,首阳君李瑈在朝鲜王宫昌德宫宴请大明使者尹凤,这吃着火锅唱着歌,好端端的,却传来了李瑈头号文臣成三问造反的消息。

成三问意欲扶持王世子李弘暐再临王位。

李瑈逮捕了成三问等六位大臣,并处以凌迟。

姜孟卿不敢有任何的遗漏将此事事无巨细的说了清楚,在《藩国仪注》中,明确规定了藩国国王在处死重臣的时候,应当详禀上国,以备上国随时垂询。

胡濙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动着桌子,有些奇怪的问道:“可是这王世子李弘暐不肯跪迎圣旨至今囚禁在四夷馆内,未曾离开。”

“这成三问等人造反成功,如何扶持王世子李弘暐再临王位?”

“难不成是打算……劫狱?”

姜孟卿脸色数变,俯首说道:“并非如此,成三问等六人图谋造反,等大事已定,便请求大明恩准王世子李弘暐回国。”

“有口供为证,还请胡尚书明察秋毫。”

胡濙不动声色的说道:“人都死了,口供还重要吗?还不是随你们编排?这首阳君快刀斩乱麻,就把人杀了,是心虚吗?”

“你们朝鲜窝里斗,我们大明不管,可是事涉我大明,那就不能不过问了。”

“既然你们朝鲜这么想要回王世子,明日回到津口,就把王世子接回去吧。”

胡濙终于图穷匕见,他在威胁。

王世子李弘暐是当初首阳君李瑈送给大明的政治筹码和礼物,这要是把人放回去,那朝鲜永无宁日。

“胡尚书,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姜孟卿有点张皇失措,推了一把金何,让金何说两句。

金何倒是看的明白,俯首问道:“恳请胡尚书成全,如何做,才能平息陛下盛怒。”

话题终于来到了彼此喜闻乐见的摊牌环节。

胡濙思忖了片刻说道:“我大明,礼仪之邦,怎么会……算了,陛下要济州岛,你们盘算下,要从大明这里换什么,大明也不欺负你们。”

胡濙本来还想制造一种朝鲜主动献土,大明推拖不得无奈接受的把戏,但是考虑到大明皇帝的性格,胡濙也懒得做什么表面文章,直接说出了自己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