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3页)

可是不等他开口,昭蘅先开了口,语气是一如既往的温柔:“殿下有事,我们改日再去吧。”

李文简朝她笑了笑,他知道她很期待今日的出游,为此昨夜吩咐莲舟她们准备东西,今天一大早就起来换衣梳妆。他道:“你和小八去吧,待我见了梁星延就去找你。”

他从怀中摸出一枚长命锁,塞到她的掌心:“这是父皇送给孩儿的礼物,是他和母后定情之物,你送去大相国寺请慧明法师开光,以后定能保我们孩儿平平安安。”

等她送去开光,他约摸就见完梁星延回来了。

昭蘅低首看着掌心的小金锁,收拢雪白的手指握紧,轻轻点头:“好,那我等你。”

盛大的日光照得她发间的珠花光华流转,莹润华光里,他的眉眼始终平和温柔。

*

合江别院的这间屋子已经被东宫侍卫围得水泄不通,那个衣衫单薄,身形清瘦的男人手持一把锋利匕首,紧抵着脖子。他始终目视院门的方向,如同没有灵魂的木偶般,抿紧了唇线,一动不动,直到看到李文简穿着洒金色的圆领长袍从院角过来,唇角才轻轻扯起:“你还是来了。”

梁星延静默地看着李文简走入院中,在人墙般的侍卫面前站定,他才像找回自己的声音似的,放下了手中的匕首。

“你是觉得我会怕你?”李文简负手而立,被绚烂的日光照得睁不开眼。

“不,我以为你不会再来见我。”梁星延微扬下颌,屋檐的阴影笼罩在他身上,他苍白的面容上有几分掩藏不住的阴郁。

李文简语气平淡地反问他:“我为什么不会来见你?你曾是我最好的朋友。”

听到他这句话,梁星延陡然抬眼对上李文简的目光,他张了张嘴喉咙却干涩得厉害,眼眶莫名憋得有些发红:“朋友?”

“既然是曾经的朋友,那你可还敢进来喝一杯?”梁星延问道。

李文简往前迈了几步,谏宁立刻去拉他,他抬手示意阻止。

梁星延看着谏宁,忽的一声嗤笑,扔了手中的匕首,道:“羽林郎将这里围得跟个铁桶似的,我手中唯一的利器也没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文简撇开谏宁的手,在羽林卫的注视下走入屋檐的阴影下。梁星延让开入内的路,李文简走入屋中在茶案前坐了下来。

梁星延似乎早有准备,茶案上设有两席,杯盏俱齐,而炉上的银壶内水翻天覆地冒着泡。李文简驾轻就熟地温杯烫盏,泡了一盏茶,倒了两杯,然后将其中一杯推到梁星延面前,才漫不经心地抬眼看他:“新政推行得很好,今年春闱,京中多了很多江南士子。”

“天德十八年,我的父王提出天德新政,来不及实施就发生了随安之案,皇祖父忌惮父亲‘无忧太子’的声名,下令斩杀了父王的亲信随安……”梁星延垂下眼睛,抿了一下泛干的唇,却始终没喝一口捧在手中的热茶:“父王为了安抚皇祖父的情绪,不得不暂且搁置推行到一般的新政。”

乍一听“无忧太子”四字,坐在对面的李文简蓦地抬眼。

“及至后来,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皇祖父越来越忌惮父王的权势,怕他在自己壮年生出不臣之心,对他多方打压、折辱。”梁星延停顿了一下,茶盏里冒出热气,一片雾气里,他的眼睛红得厉害:“皇祖父越来越暴戾,父王为了保全我和母妃,故意让母妃装疯,与她和离。再让王照送我们南下,坐船去南洋海岛。”

“可是我们刚出京城不久,父王就病逝了。母妃与父王感情极深,生离已是摧心之痛,听到他病逝的消息,她悬梁自尽了。”他干裂的唇似乎浸出了一点血:“王照他们对我父王忠心耿耿,眼看山河凋敝、皇祖父暴虐无道,各方群雄四起,便想着带我回京,伺机趁乱夺回原本属于我父王的江山。”

“在回京的路上,我生了一场重病,高热不止。当时我们和梁夫人一同借住在冀州大觉寺中,她用土方子治好了我。”言及此处,咬牙,慢慢地,艰难无比地说:“彼时王照正愁我们回京城不知该如何立足,就碰到了梁夫人。他们得知她是梁济在老家多年的家眷,就想出了个李代桃僵的办法。”

“王照说我父王就是妇人之仁,才走到功亏一篑的地步。他怕重蹈他的覆辙,不允许我像父王一样优柔寡断,为了锻炼我的心智,他将匕首塞到我手里,让我假借道谢之名,杀了她。否则,他就将我扔在孤山中不管我。”他的声音,嘶哑哽咽,与平时那种清越温柔迥异:“我害怕被他们抛弃,所以趁梁夫人不备,亲手将匕首送入了她的心窝。她或许至死都没有明白,为何她救了我,我却要亲手杀了他们。”

“从那一天起,我的人生就彻底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