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遇好友

柳贺回京已有几日,却只去了一趟张府,期间天子并未相召,张居正也未告知他前程在何方。

柳贺只能耐下性子在家中等候,不管怎么说,天子应当不想让他当一个无业游民。

趁着这段时间,柳贺好好放松了一下,不知不觉间,他任官已有六年,六年之前,他在此地大魁天下,于官场上却是初出茅庐的新丁,而六年以后,一任翰林官,一任亲民官,柳贺心态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

等便等着,柳贺心中并不慌乱。

在京城的节奏比在扬州时其实慢上许多,毕竟知府需事事关心,而京官只需当好螺丝钉、尽好份内之责就足够。

柳贺与吴中行、唐鹤征先约了一顿酒,这两位仁兄仍在翰林院与尚宝司干着,和柳贺还在京城时比,两人面上皆是苦闷:“我倒宁愿与泽远兄一般外任亲民官,也好过在京中空虚度日。”

吴中行与刘台关系不错,刘台被贬谪后,他胸中始终有一份郁郁之气。

柳贺其实也注意到了,他虽远在扬州,但与于慎行、罗万化等人多有通信,从他们的信中,柳贺能够察觉到他们对当下朝局的不满,与沈鲤对谈过后,这份感觉更加强烈。

柳贺他们这一科士子都是张居正的门生,不好对张居正多加指摘,因而当吴中行出声言张居正恶行时,柳贺制止了他:“子道兄,非礼勿言。”

“泽远,你是正人君子,为兄却不是。”吴中行看了柳贺一眼,终是未说什么。

吴中行当真佩服柳贺的涵养,人人都知柳贺是因筛落张敬修之故才被外放至扬州,好好的天子日讲竟因此沦落为亲民官。

可对待张居正,柳贺始终以师礼侍之,吴中行从未听柳贺说过一句张居正的坏话。

不过吴中行也很是佩服柳贺,他在翰林院中听得柳贺下扬州后的种种,胸腔内的热血似乎都沸腾了。

在京时可为天子师,出京后又能庇护一方百姓,柳贺实现了许多读书人毕生的梦想。

“泽远可知,这一科殿试后重开了馆选?”

柳贺点头:“似是听说过。”

万历二年那一科会试,坊间有传,因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会试被筛落,张居正一怒之下停了馆选,而这一科张居正次子张嗣修中了榜眼,庶吉士馆选又重启了。

“今科会试主考为张蒲州,有他在,张嗣修想中榜轻而易举。”唐鹤征道,“我听闻张嗣修文才只是平平,他在会试前与沈懋学、汤显祖等名士交游亲近,据传都是恩师点拨,只为彰显张嗣修的才名。”

柳贺道:“沈懋学是今科状元吧?”

“正是。”唐鹤征露出讥讽之色,“若张嗣修胃口再大一些,沈君典这状元也未必能稳当,汤临川不就落榜了吗?”

汤显祖这一科会试虽未中,但眼下,汤显祖已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在大明官场上,官至宰辅及六部尚书者,时人常以籍贯代其名,汤显祖还未任官,世人已以汤临川称之。

柳贺道:“日后若是有幸,我也想与汤临川见上一面。”

“此次汤临川落榜,据说也是未攀附恩师之故。”

对于这样的情形,吴中行与唐鹤征皆是愤懑不已,但作为张居正的门生,他们天生就背负着枷锁,若如刘台一般去弹劾张居正,即便张居正名声扫地,刘台在士林中的名声也已经败坏了。

“泽远你去向定了吗?”

柳贺摇了摇头:“至今仍是未定,不过我既回了京,再过几日总会知晓的。”

“依我看,泽远这般,要么就是有人压制着,要么就是你的去向仍有争论。”吴中行道,“泽远你人虽不在京城,可在京中的名气却一点不比在翰

林院时低。”

柳贺闷了一口酒:“两位仁兄应知,这并未我愿。”

他也想低调行事,可惜现实不允许。

“我倒是乐意和泽远换一换,可惜……”吴中行笑道,“若我到了扬州,只怕要被人卖了数钱,元卿兄恐怕还不如我。”

“子道你这是何意?”唐鹤征佯装怒色,“为兄定是比你要强一些的。”

吴中行与唐鹤征是到后来才听说灶户集聚扬州府衙之事的,听说过后,两人都不由替柳贺捏了把汗,两人都是官家出身,自然知晓民变可能招致的后果,柳贺一个不慎,便可能引发师尚诏之祸。

南直隶等繁庶之地民变之事其实很少,倒是常有士子喧闹官府,在这种情况下,官员如何处置便十分重要。

两人心里将王焕骂了数十遍,柳贺明明将扬州府治理得不错,王焕之流却偏偏要给他造出一个民变来,其用心之歹毒可见一斑,好在柳贺顺利挺了过来,才没叫王焕奸计得逞。

但仅看这一件事,也能知晓柳贺这扬州知府有多不易。

不过现在的柳贺比之三年前更加沉稳,即便不知下一步在何方,他却仍是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