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沈辞霁不敢说。

他懂了闻衍方才似笑非笑神情背后的含义,闻衍早就知道了。

知道陵台九州并不是汝阳的疆土,闻衍的年岁与他相若,闹饥荒的事情要追溯到几十年之前,他又是怎么知道?

看样子,还是很早就知道的。

先前沈辞霁暗中找居住在陵台九州的百姓谈和,边部的百姓用土话责骂陛下,随行官兵不明,当时沈辞霁是听清楚了。

边部百姓说,这点好处能补偿什么?

他心里不明白,为何割让了庞大的好处,边部的百姓依然不肯满足。

“闻公子,依照你方才所言,接下来该如何做比较好。”

闻衍惯用的打回旋,“将军驰骋沙场多年,我是您的后辈,我能想到的,您必然能想到。”

王将是想让他出主意,陵台九州不如就让给边部,要割让的话,说服的人就是汝阳的皇帝了。

王将想让闻衍去说。

闻衍手里有朝廷忌惮的财富,又有三殿下在背后撑腰,由他开口,再合适不过。

没想到,又被闻衍一眼看穿计谋。

人中龙凤呐,能和三殿下交好,不把开国郡公放在眼中,眼光果然毒辣,糊弄他不容易。

王将思忖说道,“陛下未必会听我等所言,闻公子不属于朝廷中人,您来说或许会更合适,陵台九州久久拿不下来,正如闻公子所言,它已经是边部百姓的家,难叫离开了。”

“我也与闻公子交个底,当初陛下派我等出征,我等也曾劝解陛下。”劝说的结局自然就是未果。

“陛下执意,没有办法。”

到了陵台九州,边部联合起来,打得汝阳大军措手不及,想必近些年部族对于汝阳说陵台九州是他们趁人之危夺取的想法早就不爽了。

趁着汝阳皇帝的身子日渐衰弱,从设计掳走小公主开始,就已经有了要推翻汝阳的念头。

王将接着说,“包括当年江相家的事情,我们也曾劝过,陛下执意,做臣子的谁敢忤逆陛下的裁决......”

沈辞霁凝神听着,皱眉皱得越发深,江家内情到底是什么?

“闻公子,边关事由耽搁许久,若您有法子肯帮忙说服陛下,江家平罪,我等必然出全力给闻公子办好。”

好半响,闻衍转着周中的玉佩,慢声说道,“我怎么知道诸位将军会不会卸磨杀驴,嘴上说得好听?”

谁都知道闻衍来边关,是为了帮助江家平罪。

王将看向沈辞霁,“由沈大人为证,我等愿写下承诺,若边关事完,尔等行鸟尽弓藏之事,便让我们官职丢失,臭名昭著。”

沈辞霁看向闻衍,“若你......我也可做担保。”

闻衍轻笑着点头,“那闻某试一试。”他屈着指骨敲打,让人看疆域图。

缓缓说道,“要想得两全之法,收复陵台九州,又不用居住在九州的部族百姓离开,不如把部落百姓收为我朝人士,打通陵台和汝阳的互市,原先可用的部族首领转为知县。”

“百姓的心愿无非是安安稳稳度日,部落首领割据,几年来闹得不可开交,百姓早有怨言,势力最大的羌族已经不成气候,前些日子被离间计耍得团团转,旁的部族早就翻不起风浪,将军以为如何?”

众人几几相看,随后纷纷点头,“我等原先想法亦是如此,盼望闻公子能够说通朝廷。”

王将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当下立了承诺。

闻衍夜里修书给任洵,在信传往汝阳之时,沈辞霁带人再次与边关部落百姓谈判。

任洵收到信后,给江映儿和江聿过目,江聿忍不住惊叹的同时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知道江聿脸上愁云密布,因近来被小公主缠得不可开交,拿不动主意犯愁。

只是不知道为何江映儿也垂脸,很是松怠恍神。

“阿姐,你怎么看?”

江映儿缓摇头,“朝廷上的事情,我一介女流之辈,不是很懂。”事情板上钉钉,她能怎么插嘴,说什么都不合适?

任洵把信给收了起来,“阿姐,我前几日听汀儿手底下的婢女说,那日折回找郎中,看见郎中从阿姐的院里出来,阿姐是否身体不适?”

江映儿心下一紧,被看到了?

“没事,就是前些日子有些晕船,胃口不适,调养几日便没事了。”她此次的害喜反应有些早,身上也极其容易乏累。

旁的倒没什么大事。

任洵关切道,“阿姐要好好休憩,若再有不适,我让宫里的太医来看。”若是阿姐出差错,闻衍回来要劈了他。

“阿姐好生休息。”

江映儿弯唇抿笑点头。

江聿下午要随任洵进宫,走之前,任洵去书房给闻衍回信,朝廷的事情说完了,信到末尾时候。

想到江映儿神情不爽利的情景,想了想,任洵提笔将此事写在了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