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葬礼(第3/4页)

戚继光自马车上走下,认真整了整衣衫,待守将查验后,一步步走进了城内。

他没有乘坐马车,而是步行入城。

此次入京,是吊唁,更是叙职。

……

时间悄然流逝,

距离朱翊钧驾崩,已过去了整整十八日。

全国各地的官员,以及宗室弟子能入京的,也已全部入京。

这日,也是朱翊钧出殡的日子。

整个京城的街道已被京营士兵牢牢把控,更有锦衣卫隐藏在各处。

“咚!”

“咚!咚!”

皇宫内的丧钟之声响起,传遍京城。

霎时间,整个京城都仿佛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悠扬的钟声在风雪中扩散。

“咚!”

离钟九响,天子驾崩,龙驭归天……

皇帝的葬礼开始了。

这也正式宣告着一代帝王的落幕!

顷刻间,京城,皇宫内外,哭声一片。

或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皇帝距离他们很远很远,甚至遥不可及。

他们许多人这辈子都没机会见上皇帝一面。

但对于百姓而言,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宗法礼教,君王便是他们头顶的天。

“君父”二字,君更在前。

朱翊钧或许有许多的毛病,也有许多的缺陷,但他也并非全然是一个昏庸的君王。

在这天下,也会有百姓会感念其恩德。

与其说百姓在哭皇帝,倒不如说在哭自己。

谁也不敢确定,新的皇帝是怎样的,是否昏庸无能。

百姓的心中是迷茫的,更是无助的。

他们怕,怕遇见一个昏庸的君王,怕自己的生活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皇宫,

宫道御阶之上,一位身着白衣的老者脚步踉跄了一下,掩面哭啼。

这是一位三朝元老,本来卸任归田,但此次天子驾崩,千里迢迢的赶来了。

“陛下……”

有官员跪地向着前方叩首,声音哽咽。

宫道两侧,百官,太监,宫女跪了一地。

天空落雪,

整个皇宫内,哭声一片。

不管他们是虚情还是假意,这一幕总归是令人动容的。

文武百官接连前来,身着黑纱素衣,面露悲意。

无论他们内心是如何想的,但今日他们都表现的是一脸悲伤。

但这其中也不乏有老臣是真的痛心,痛哭流涕。

年轻的太子朱常洛一脸懵懂,被太后牵在手中。

看着四周一张张哭泣的面庞,眼中带着一丝好奇。

或许是被这股氛围感染,朱常洛眼眶微红,眼眶中似有泪水打转。

“别哭!”

一道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忽然响起。

朱常洛扬起头,不解的看向李太后。

李太后并未去看朱常洛,而是依旧神色平静道:“别哭!”

“记住,你是朱家的男人!”

“朱家的男人,能流血,但绝不能流泪!”

“你是将来的皇帝,皇帝不能有眼泪。”

李太后低声自语着,目光望向前方,神色平静。

前方大殿前方,静静停放着一尊巨大的棺椁。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阵阵脚步声。

接接着,一队锦衣卫从两侧快步而来,神色冰冷,脸上仿佛不含一丝感情。

在中央御道上,一道身着墨色侯服的身影缓缓走来。

无形的气势悄然流露,给众人一股极其可怕的压力。

看见来人,文武百官瞳孔微缩,有人眼中露出一丝恨意,也有人面露谄媚。

不是君,但威势更胜君!

人群中,有与林芒相熟的人神色复杂。

连他们也未曾想到,这位曾经与他们共事过的人,会走到今日的地步。

权臣!

这是众人内心共同的想法。

对于这些目光,林芒并没有在意。

林芒向着李太后行了一礼,随即迈步走向大殿,拱手行了一礼,上了一柱香。

“一路走好!”

林芒在内心默念道。

一旁礼部侍郎,左文贤小心翼翼道:“侯爷,时辰到了。”

林芒微微颔首。

见状,礼部左侍郎左文贤转过身,高声道:“起灵!”

“拜!”

一时间,文武百官,宫女太监拜倒一地。

白色的旗帜在寒风中飘荡着。

落雪纷纷!

万历帝的灵柩缓缓被抬出宫殿。

钟声再次响起!

而这时,

林芒伸手解下了腰间的佩刀,来到灵柩之前。

在一众文武百官目瞪口呆的神情下,用肩膀扛起了灵柩。

这无疑是不合规制的,但谁也不敢明着说什么。

有人在心底暗骂,虚伪。

在文武百官看来,林芒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举未免太过虚伪。

皇帝是如何死的,就算他们不知事情经过,也能猜到一二,此举不是虚伪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