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家女婿(第2/2页)

于是,元善见并不知道,自高洋被安排了道德书籍后,他的学习课程也被小高王支配了。

就高澄这样因材施教的做法,赞一句南北朝大教育家,小孔丘,没毛病吧?

当然,小高王不慕虚名。

就在高澄按时交着公粮,休沐时或与元仲华,或与府中女眷出城围猎,操练部众。

而元善见也在高澄的淫威下,不得不学习医书的时候。

高欢从晋阳发来了一封书信。

二姐儿十三岁了,也该为她寻一户人家。

晋阳的小高澄并不是自己做不了儿女婚事的主,需要请示身在洛阳的大高欢。

他是尝到了用联姻之计渗透山胡,最终攻灭刘蠡升的甜头,想故技重施而已,于是来信找高澄商议。

高澄得到信,仿佛看见了高欢写信时的丑恶嘴脸,不禁暗自感慨:

‘这世上怎么会有人用这么恶劣的态度对待联姻势力,还有没有一点政治信誉。’

什么?与刘蠡升联姻是自己给高欢出的主意?

那没事了。

其实吧,政治本身就是没有底线的,高欢有这个想法,不能说他没有道德。

不过,理是这么个理,也不能总抓着二姐儿祸害呀,才当了一回望门寡,还要再去拿她的婚事操作。

更何况有了刘蠡升那档子事,至少短期内,没人会信高欢联姻的诚意。

高澄把自己的想法委婉的回给高欢,并提出自己倒有一个合适人选:杨愔。

杨愔十七岁时全家被葛荣俘虏,葛荣要嫁女给他,杨愔耍了小聪明,含着牛血当众吐血装病,才让葛荣息了这份心思。

去年高欢有意将庶女嫁给杨愔,但被高澄搅黄了,他不喜欢那个将来与高隆之之子通奸的庶妹。

在搅黄了杨愔这门亲事后,高澄曾写信给杨愔,他在信里谈及那位庶妹时,写下七个字:‘不似贤妇非良配’。

并许诺会为杨愔寻下一门好亲事,杨愔也回信表示了感激。

他与高澄相交数年,知道高澄有多看重自己,当初的宰辅之言自不必多说,为了拉拢自己,还特意提了尔朱世隆、尔朱天光的首级让他祭拜宗亲。

而高澄为他想好的亲事就是二姐儿。

两位嫡亲妹妹的命运早就被高澄改变。

历史上的大姐儿先嫁元修,经历一段不幸的婚姻后,再嫁献文帝拓跋弘曾孙,无上王元劭之子元韶。

就是那个身为元氏宗亲,回答为什么能有光武中兴这个问题时,给出了王莽没有杀尽诛刘的答案,最终使得关东元氏几乎被杀尽的小机灵鬼。

二姐儿先嫁元善见,做了近二十年夫妻,元善见被杀后,再改嫁杨愔。

因为高澄的插手,元修没有了迎娶大姐儿的可能,自然是元善见与大姐儿订下姻缘。

至于二姐儿,也不会再历经一段二十年的婚姻后,再改做他人之妇,而杨愔有了高澄的看护,也断不会被高演、高湛杀害,让二姐儿再次守寡。

高欢收到高澄回信后,也打消了再拿二姐儿婚姻做筹码的心思。

对于高澄提出的杨愔,高欢同样认可。

无论是出身、能力、以及生性至孝、轻财重义的品行,甚至是相貌都不会辱没了二姐儿。

其中,杨愔的能力,最被高欢看重。

高家虽然号称出自渤海高氏,但亲族到底都是些鲜卑武人,没有治世的才能。

高澄将杨愔视作未来宰辅,高欢又何尝没有识人之名。

最重要的是,在高欢看来,杨愔不止是一个文士。

韩陵之战时,杨愔为报宗族覆灭之仇,奋勇当先的事迹,也让高欢看见了他的勇气。

况且杨愔几乎被灭族,二姐儿也不用看翁婆的脸色,这也是两父子不能与外人道的一点小心思。

高欢、高澄达成了一致,也意味着杨愔与高家二姐儿的婚事定了下来。

高澄接到回信,立马就给杨愔寄信报喜。

杨愔接到信后,只以为高澄去年搅黄那件婚事,是想把嫡亲妹妹嫁给自己,完全不知道小高王为他摘去了一顶绿帽子。

而那位不被高澄喜欢的庶妹,也在他的建议下,改为嫁了高隆之的儿子。

也算是看在高隆之劳苦功高的份上,成全这一对野鸳鸯。

这件事也让高隆之去年为高澄兴修牧场时,铆足了干劲。

毕竟得了小高王的恩情,就得好好为他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