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永宁寺(第2/3页)

他朗声笑道:

“我得季伦,如获萧何,日后还请季伦尽心辅佐,我必诚心相待。”

崔暹一听这话,不由挺起了胸膛:高王父子都以萧何期我,莫非我真是高氏的萧何。

两人又是一番闲谈,高澄才将崔暹送出渤海王府,命人为他引路。

崔暹沿途脚步虚浮,整个人都觉得轻飘飘的,费了好大功夫才没有将得意之色展露。

高澄送走了崔暹,交代家仆将屏风收好。

他有五面屏风,上面都写有名字,只是为首之人分别是陈元康、杨愔、崔季舒、赵彦深、崔暹。

今天要与崔暹相见,便早早命心腹换上了对应的屏风,当然,若是幕僚齐至,他自会把屏风撤去。

吩咐完家仆,高澄转头就去了听望司。

既然有了高欢的许可,那也该收网了。

四月二十六日,清晨。

永宁寺僧众上过早课,纷纷去用膳食,餐食丰盛,有素有肉还有酒,一个吃饱了的胖僧人抹着嘴上的肥油,与同伴调笑起了南方和尚糟糕的处境。

南梁天子萧衍舍身佛寺的趣闻,自然让他们这些北方和尚也跟着面上有光,但正因为有这么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当天子,南方僧众可没他们舒适。

原来萧衍前段时间研习了一本《大般涅经》,看到经文中有一句‘戒杀生’,他深受启发,于是在前段时间颁布诏令,禁止全国僧众食用荤腥。

这下可苦了南方僧人,吃点肉食还要背着旁人,哪像他们这般洒脱。

呵!南方天子还能管得着他们北方和尚不成。

“宝慧,你若用过了早膳,便去城外田亩巡视,莫要在此喧哗。”

永宁寺主持嫌胖和尚吵闹,出言制止道。

那名叫做宝慧的胖和尚不敢耽搁,他素来负责巡视田亩,这可是一份肥差,在众僧羡慕的眼神下,宝慧和尚昂着脑袋走出了膳堂。

天下间没有比永宁寺更好的地方了,这是宝慧和尚的心声。

永宁寺由孝明帝之母胡太后于熙平元年(516年)所建,位于宫城前,阊阖门外,南一里御道西侧,四周权贵府邸环绕,平时参拜上香的可都是贵人。

寺内有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雕梁粉壁,极尽奢华。

但最值得称道的还是那一座高达九十丈的九层佛塔,佛塔之上又有十丈高的金刹,合计高达百丈,去地千尺,远在洛阳城外都能望见。

九层佛塔金碧辉煌,每层各有四面,每面三户六窗,用朱漆涂抹,扉上又有五行金铃,共有金铃五千四百枚。

金刹之上有宝瓶,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铎。

各角同样悬有金铎,金铎大小有如陶器,合计有一百三十铎。

更别提寺中诸多金身玉像,也不知道修建时耗费多少民脂民膏。

永宁寺的建造者胡太后早已被尔朱荣溺死在黄河,但属于永宁寺僧人的荣光却依然璀璨生辉。

尔朱荣曾在永宁寺屯驻大军,随陈庆之北上的元灏也曾在此聚兵,尔朱兆更是将元子攸囚禁于寺中。

无论洛阳城头换插哪家旗帜,永宁寺的体面谁也夺不走。

宝慧和尚坐着马车,出东城东阳门,行了三十余里,才下马车。

双目所及,一望无际的平原田亩都是永宁寺的产业。

但这些可不是全部,永宁寺建寺一十七年以来,不止太后、天子赐田,更有他们僧人辛苦经营。

如何经营?自然是收纳信徒供奉、发放利钱、强占民田等等手段,作为方外之人,又不需要缴纳税赋,钱财积累又怎么会慢。

附近正在耕种的泥腿子们看见永宁寺的马车,纷纷来向宝慧和尚请安。

宝慧和尚和颜悦色与他们打着招呼,心底却在盘算这时候哪户人家只有妇人。

他将目光看向一个中年男子。

赵阿贵?不行,他那婆娘烈得很,上回便闹着要报官,受了佛爷的威胁才安生下来。

不过,能威胁一次,应该也能威胁第二次吧,反正这些妇人都不敢声张。

别的地方,庄园主苛待佃户,农人还能为他人耕种。

洛阳可不行,本就人多,田地更是紧张,整个村落都是永宁寺庇护的隐户,周围田亩也尽是庙里的产业。

正要去赵阿贵的家中普渡佛法,宝慧和尚突然瞥见一个年轻人。

一拍脑门,阿弥我个陀佛,这李四郎不是刚娶的亲么,佛渡有缘人,李四郎那新媳妇指不定就是有佛缘的。

宝慧和尚起了心思,懒得再搭理这群泥腿子,绕了一个大弯才往村落里去。

打着宣扬佛法的名义,宝慧和尚骗开了李四郎家的门,因为经常有巡视的和尚上门宣扬佛法,村里的妇人们见怪不怪,毕竟不少人都曾受过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