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聚兵(第2/3页)

“想不到这一次连周家堡也不能幸免啊!”方圆摇头叹道:“他们可是能拉出来两三千兵的豪强啊!”

胡非嘿嘿一笑:“天子一怒,流血飘杵,两强相争,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叶小舟,不不,周家堡算是小舟,咱们只能算是一片叶子,为了多点活命的希望,咱们就只能贴上这小舟。”

“可是大哥,这小舟也不见得能挺过来呢!”

“至少比我们的希望要大一些!”

山雨欲来风满楼。

胡非已经嗅到了不好的气息,但却无法躲避,只能努力地去寻找一个可以稍稍遮蔽一下风雨的地方。

一众大汉虽然嘴里说着不在意,但实际上还是将自己弄得整整齐齐的了,周家堡他们不是没有去过,那可是大户人家。

而且,一路之上老大也跟他们说了,这一次去投周家堡的人可不少,人家也不见得都要,总是要挑捡一番的。虽然大家对自己的本事都很自信,但既然老大说了,还是要多给老大撑撑面子。

面子足够了,便能在周家堡占一个不错的位置,从而也能为以后活命多几分把握。

大家都是在刀头舐血多年的人物,轻重还是分得很楚的。

太阳略略西斜,一众人等便再次上路。

几十里的路如果是用双脚来走,起码也要一天,但对于他们这些马贼来说,也不过是个把时辰的功夫而已,这还是大家节省马力,不愿放手奔驰的原因。

不过他们看到周家堡那高大的堡墙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

因为在周家堡的外头,竟然聚了不下于千把人的队伍。

看起来聪明人还真是不少。

在现在这个局面之下,土匪是干不下去了,只能找一个粗大腿来抱。

再者说了,周家堡的堡主周曙光,在江湖之上也是一个相当讲义气的人。

新郑周家堡,周边百里之内,当真是赫赫有名的豪强。

即便是当年大辽攻破东京,四处扫荡的时候,也没有拿下周家堡。当时领兵而来的辽军将领,只看了一眼周家堡的规模便带队远去。

他只想求财,可不想费尽心力去打这个乌龟壳。

在河北路上,他们面对那些简陋的乌龟壳都没有太多的办法,而周家堡这外乌龟壳,一看就是硬茬子。

那个时候大辽的军队一心想着的是发财,多捞一些钱财回家去,谁还愿意去啃这样的硬骨头?

这倒是让严阵以待的周家堡大感意外。

再往后去,便是辽人撤军,崔昂上台。

崔昂派了使者来招周曙光入朝为官,周曙光婉言谢绝。

后来崔昂完蛋了,又换上了曲珍,周曙光照样不肯入朝为官。

但是,对于越国要收的赋税,他一文不少,要服的徭役,他也组织人认认真真的去完成。

双方相安无事。

不管是崔昂还是曲珍,也都不愿意去招惹这样的地方豪强。

只要大面上都还过得去,那大家便能相安无事。

在河北、河南地界之上,像这样实力强劲的豪强,数目其实不不少。特别是河北之地更多,而且河北的那些地方豪强,又与幽燕之地的辽国汉人世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情况就更复杂了一些。

“大哥,咱们真大开方便之门,要收下这些人吗?”周曙强站在周曙光的身边,瞅着堡下那些一堆堆一砣砣坐在那里的汉子,眉头拧成了深深的川字。“这些人都是土匪,何来半点规矩?其实便咱们堡子,便能组成两千步卒,骑兵也能拉出百把人,朝廷也许了您都指挥使的官职,到时候拿出钱粮来,再招一些身家清白的岂不是更好?”

周曙光摇头。

“堡子里的人都是我们周家的至亲之人,你是想把大家都拉出去送死吗?”

周曙强愕然:“怎么是送死呢?”

“如何不是去送死呢!”周曙光淡淡地道:“辽国的承天太后不想再等了,不出两年,大辽必然再次发动大规模的南征,这一次,承天太后只怕想得就是要提马过长江吧?”

“大哥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今年耶律隆绪上任河北路总督之后,整个北方地面之上,包括粮食、生铁、桐油、麻绳等各类物资的价格,一直都在上扬,虽然上扬的幅度不大,但却从来没有回落的时候,便是在冬日的时候,也在稳定的上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官府正在屯集各类物资了。没事屯集物资干什么,当然是为了打仗。”

看了一眼兄弟,周曙光接着道:“河北河南之地,突然掀起了大规模地剿匪行动,而且辽人一反常态,剿抚并用,只要肯投降整编,便既往不咎,为什么?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这些的堡子,一直以来,便是自保而用的,但现在,却必须要出兵勤王,否则便是违旨,是造反,要出兵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