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想打人(第3/4页)

王和明的批改也是十分严谨和细心,杨长修的批改风格很冷硬,看上去不近人情。

柳应渠想着拿起了昭烈帝批改的奏折。

已阅。

柳应渠:“……”突然有点无言以对。这对比起王大人,杨大人还有舅舅的批改太不忍直视了。

柳应渠不信,他继续看昭烈帝批改的奏折。

他突然看见了户部尚书的奏折,先是问候的一大堆,然后拍马屁,最后重点哭穷。

昭烈帝的批改,把户部尚书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还有劝他广纳后宫的奏折,昭烈帝回复:你在教朕做事?

“对了应渠,陛下批改的奏折你就不用多看。”王和明说道。

可是他已经看很多了,柳应渠抹了一把脸。

柳应渠叹气自己批改奏折,看得两眼发晕,直到他看见了谭尚书给西北大营的犒劳,他给西北大营的犒劳多加了几笔,然后写下自己的意见。

“柳大人,下值了。”

“应渠,我们的轮班是从我开始,然后由你结束,后日就是你晚上留在内阁里了。”王和明收拾好东西对柳应渠说。

柳应渠:“好的,王大人。”

“你在救济院让书生们每日花一个时辰去教孩子们读书,你觉得这种方式能推广吗?”王和明休沐时去救济院看了,他以为没有多少人,没想到有很多是平民家的孩子。

寻常百姓家能会识字已是不易。

“王大人这不是长久之计,普通人家供养一个读书人太难了,要花的银子太多了。”柳应渠想了想:“纸张的降低,或许还有书籍价格的降低我们能做一做。”

“书籍的价格怎么降低?”

“就是把书籍的字体用木板刻制下来,再用墨汁放进凹下去的部分,把纸张一按上去就能完成一页了,具体的还要去做一做才知道。”

柳应渠话不敢说太满。

说太满的人下场都不太好。

王和明挼胡子:“好,应渠你去拟一个章程出来,然后交给工部的人去办。”

柳应渠同情工部,反正累的不是他:“是,王大人。”

王和明又想起了昭烈帝的嘱咐,他说:“对了最近太子殿下一直跟农官们在一起,你去好好劝劝他。”

柳应渠:“……”

“柳夫子,你怎么来了?”小太子和萧寒还有王景正在射箭。

“参见太子殿下,臣来给你们上课。”

“柳夫子,可是你今天已经上过了?”萧寒说道。

“明日我们早上寅时(四点)上课。”

三个小矮子有些震惊,这对他们来说太早了。

萧寒一直缠着柳应渠:“你的夫子是不是很厉害,那也是我的夫子了。”

萧寒小小年纪已经学会置换了。

柳应渠被缠得没办法了,只好给萧寒讲一讲那些年。

京城到西北的路通了,从京城到西北快多了,等京城的消息传到西北已经是五天后了。

云夫子凭借此战一举成名,在西北大营中备受尊重。

“京城的圣旨来了!”有士兵气喘吁吁的说。

西北大营打了胜仗这劲头还没下去,现在一听京城的圣旨来了,纷纷高兴起来。这次他们西北大营大大的长脸了,还不知道陛下会给他们赏赐什么。

来的是庞全,是朝廷为了表示对西北大营的重视,给足了面子。

“……封云仪为侯,萧苍,项西为伯,其余将士依次按军功奖赏,另外由顾焕崇暂代宝河郡郡守一职。”

“吾皇万岁!”

西北大营上下都高兴起来,庞全也是笑吟吟的:“在身后还有好酒好菜,是陛下特意赏赐给诸位将士的。”这还是柳应渠的奏折的提到的。

“谢陛下!”西北大营的将士吼道。

云仪还有些恍惚,他竟然封侯了,他想过昭烈帝会给他升职,但他没想过是封侯。萧苍和项西也有些高兴,虽然家中有爵位,但能靠自己挣爵位还是让人高兴和自豪的。

顾焕崇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一份,他暂代郡守,他有信心把这个郡守坐实,只要把宝河郡管理好,他就能一步一步升职了,顾焕崇感到振奋。

“这位公公,柳大人在朝中如何?”云夫子有些关心自己的徒弟,自从柳应渠举荐他后,他自然也听说了很多的风言风语。

庞全脸上带着笑:“云侯你别担心,柳大人在京城好着,现在已经是从一品大学士了。”

就算是在西北大营的大老粗们也知道大学士的官也多大,最惊讶的不是西北大营中的任何一个人而是顾焕崇。

顾焕崇语气颤抖:“柳应渠是大学士了?!”

庞全语气轻快:“是的呢,顾大人。顾大人也为柳大人高兴吗?”

顾焕崇:“……”

他高兴个屁。

顾焕崇面无表情。

柳应渠留在京城里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升职升得那么快,想着顾焕崇眼睛都红了,他握紧了拳头。凭什么,这个柳应渠已经快要走到官职的尽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