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回来了(第3/6页)

柳云华闻言松了口气:“只要有事给我做就行了。”

“云愿,我有话给你说。”柳应渠把柳云愿叫过去叮嘱了一番,柳云愿怀疑的看向柳应渠点点头。

柳应渠今天要去给农田里按上筒车,他叫了村子的人还叫了里正,他一个人还抬不起来筒车。

里正也是听说了柳应渠说这大轮子能让对农田进行灌溉,这才找了一些帮手来帮柳应渠的帮,心里也是半信半疑。

“大家使劲。”柳应渠也换上了一声粗布麻衣,向上抬着筒车,额头的青筋跳了跳。

“应渠,你这手都受伤了,还是去那边歇着,你这不是马上要考试了,要保重身体。”一个庄稼汉子爽朗道。

“好,谢谢叔叔。”柳应渠顺势放手,主要是这是他组织起来,他不先出点力就有些说不过去。

柳应渠眯着眼去看角度,“偏了一点,偏了一点。”

“再往前。”

“正了没?!”

柳应渠说:“行了,放下去。”

筒车整个身子沉下去,昨晚的雨水积起来砸出了大水花,柳村的人继续忙着把筒车安稳住。

里正也出了一份力气,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看着筒车有些纳闷:“这大轮子怎么不转?”

“对啊,怎么没转,不会是坏了吧?”

瞬间现场吵吵闹闹起来,他们可是花了大力气,今天连活都没去干,要不是信了柳应渠的话,主要是柳应渠把里正忽悠住了。

“大家先等一等,筒车需要适应。”柳应渠不紧不慢的说,他态度从容在村民中极为突出,就算穿着粗木麻衣也不能掩饰他周身的气质。

他也懒得纠正这不是大轮子而是筒车了,被叫麻了。

人群中还在窃窃私语,万婶子盯着筒车,她突然叫了一声:“我、我看见它动了一下。”

众人立马扭过头去看,没看见动了一下,正准备说话结果大轮子真的慢慢悠悠的转了起来,然后越转越快,越转越快,水流跟着大轮子一起往下流,然后他们就能看见一层一层的田地的水变得流通起来,秧苗在微风中摇摆。

柳应渠见状也松了一口气。

不然他这可是要被这口水沫子给埋里面了,自己做的筒车也相当于废了。

“这太好了,我们以后可以轻松一点了,我可以去镇上做做短工。”

“我可以在家多陪陪媳妇和儿子了。”

“这田地也能越长越好。”

人们仰着头去看大轮子,王婶子说道:“这大……这筒车真是一个好东西。”

“应渠做这个花了多少钱?”

柳应渠说道:“找木匠将近二两银子,能帮到大家就好,我也是为了自己家的三亩地。”

“你这孩子哪有这么心善的。”

“以后有事记得让我们帮忙,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我们比其他人更亲近。”

“一看应渠以后就是有出息的。”

谭大娘听见这话,眼睛都笑弯了,连连谦虚。

柳应渠当然也是不敢当。

还有的人热情得要给柳应渠说亲:“我们家有个亲戚,家里也有几分薄产,哥儿也是长得好看,女红也做得好,和应渠是良配。”

谭大娘心里就有些心动,柳应渠已经十九岁了,在这里也不算小了,是该娶亲了,她也想有个孙子。

柳应渠心里一闪而过沈清梧的身影:“婶子,还是不要耽误其他人了,我心中已经有主意了。”

他来到这个时代,除去家人,接触到的其他哥儿最深的就是沈清梧,如果一定要娶亲的话,比起其他人他更喜欢沈清梧。

而且还有软饭吃。

要吃软饭吃一碗就好了,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而且把沈清梧让给别人吃软饭,那还不如他自己吃了。

他就算摔了碗别人也别想吃到他吃不到的软饭,可恶!

不就是探花吗?他可以的!

把筒车安置好了也算了了柳应渠的一桩心事,柳云华在家里守着,突然间柳村的几户人家都送了东西过来,连以前村子最刻薄的婶子也对他笑脸相对,柳云华心里有些奇怪。

“云华,以后有什么事找婶子啊。”

“云华,瞧瞧你这样子又好看了。”

“云华,这是我们家的菜,不值几个钱就当是一个心意。”

“还有我的,这是一点糕点,你们可以当零嘴。”说话那人眼中闪过一丝肉痛,还是把糕点放在桌子上。

柳云华有些手忙脚乱的把东西收拾好。

在家里谭大娘和柳应渠去田地里去了,柳云愿去县城里了,昨夜里柳云愿把自己的新衣裳给了他穿,柳云华挺不好意思的。

柳云愿却没在意:“大哥要是在家里,二哥也给你买,而且家里还有银子呢,我想要去找二哥,娘才不会不给二哥钱。”

柳云华想到柳应渠,真觉得这个弟弟变化好大,变好了。想到柳云愿依赖柳应渠的样子,柳云华脸上也带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