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3页)

“母亲……”

郭灵的帷帐掉落在地,白嫩的面上沾上了墙面的脏污,此时满面泪痕,显得狼狈不已。

铃兰死死地捂住她的嘴将她拉着躲在最阴暗的角落,一直到那群官兵走远,才将她松开。

郭灵跌跌撞撞地跑到府门前,却见门前已经贴上封条,散了满地的灰,昔日那光耀的郭府牌匾也似乎变得斑斓,她跪倒在门槛旁,失声痛哭着,几欲昏厥。

铃兰比她要冷静许多,此时她将郭灵拉起,声音决绝,“我们去找沈公子。”

“不找他,不找他。”郭林将铃兰拂开,面上满是坚决。

“小姐!”铃兰左右望了一眼,她已经很快将现实认清,苦口婆心劝道:“将老爷发落的是沈相和皇上,和二公子有什么关系,您若是不去求他庇佑,那我们两个都只有死路一条,难道您还指望旁的亲族会接纳您这个罪臣之女么!”

她的话字字诛心,郭林抬起浸满了泪的眸子,好半响,才哽咽道:“可是他怎么可能避开他大哥来帮我们。”

她若是恨,也只恨沈临川,恨她的父亲,恨不起来旁人。

主仆二人泪眼相对,一时间无话。

申时过,沈母说今晚全家人要在揽月厅用饭。

施玉儿知晓可以见到沈临川,午觉醒后就连困意都未消便记着让静湖来替自己梳妆,穿的是今日新买的黛紫色长裙,发上缀合欢玉簪,腕间配一对玲珑镯。

纵使这样清雅的打扮也抵不住佳人丽色天成,仅抬眸轻笑便是露浓花艳,说不出的勾人妩媚。

夜幕渐渐降临,施玉儿在院中等了半个时辰,还没等到沈母来唤她,只听见隔壁院子传来争吵声,似乎是沈母和沈望渊。

她愣了愣,目光落向静湖,却见她面色严峻,正在细细听着,于是也屏息细听了起来,可却听不真切,几个字眼都是模糊。

又过了片刻,争端似乎歇下,却见眠心一脸平静的过来,恭敬行礼道:“施姑娘,今日夫人身子有些不适,怕是不能同你们一起用饭,夫人说若是姑娘等久了,便遣人送姑娘去大公子的院子,用完饭再回来。”

“眠心姑姑,伯母她可还好?”

“寻常小事罢了,姑娘莫要忧心。”

眠心不多说,施玉儿也不多问,但她能看出眠心眉间的疲惫与担忧,想来此事应当不是如字面上所说的那般简单。

她的院子里有一块地方栽着虞美人,圆圆的花瓣往里渐渐深色,施玉儿最喜欢的是红色虞美人,这种花看起来艳丽异常,虽不如旁的牡丹芍药等华贵,却有一股韧劲。

此时她情绪低落,便斜靠在椅上,看戚戚夜色中摇曳的花影一时间愁绪凭添,静湖去了沈夫人院子里,说马上会有轿子来接她去沈临川院子里用饭。

月影纱柔柔漂浮着,送着一波清辉往河面,漾在碧波之上,觅那兜兜转转却还不见踪迹的月,只觅得两只鸳鸯互相依偎在岸旁,点点萤火偶尔与草木中浮现再转寻到花廊之下。

施玉儿伸出手来,借着月色看自己的指尖,晶莹的指透到墙头,因为此时院子格外寂静的缘故,她能隐约听见沈母的低声啜泣以及沈望渊的恳求声。

她有些烦躁的捋了捋自己的发丝,却又觉得心下难安,此时她关心也不是,不管不问也不对,若是关心却没有立场,不管不问便显得冷漠,还担忧惹得众人不快。

只是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才会让母子二人如此。

施玉儿叹了口气,待到接人的轿辇过来,便上了轿,出门时窥得沈母院门紧闭,里边灯火通明,不同于她院子里灯火黯淡,只留着一盏小小的灯等待她的归来。

轿辇行的晃晃悠悠,不知过了多久,她打着瞌睡被轿子落地的动静惊醒,迷迷糊糊的出来,便到了一简单素净的院子里,而沈临川正站在门口,含笑望着她。

夜风柔柔的将他的黑发拂起,院中透出的半扇暖光映在他的身后,此刻的他显得那么的温柔与温暖,从万仞山崖之上褪下一身冰冷,化作只她能窥见的一束光。

施玉儿的指被牵起,沈临川将她面颊之上的发俯下,眸里满是情愫,满到好似要溢出来,轻刮了一下她的脸,柔声笑问道:“怎么了,不认识我了么?”

“没有,”她摇了摇头,忽然间有些鼻酸,拉了拉他的衣袖,闷声道:“进去吃饭吧,我饿了。”

沈临川牵着她滑凉的手,看出她有心事,待到饭闭,便圈住她的腰不让她走,将人抱在怀里,将她的眉间抚平,问道:“玉儿有心事?”

施玉儿也不知晓算不算什么心事,就是感觉难受,她将今日白天的事情与晚上沈母院子里发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末了鼻尖一酸便洒下一颗泪来,又忙将泪擦拭,含糊说道:“没什么,就是觉得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