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3/4页)

既然他如此说,施玉儿自然不可能勉强,她只说了一句“换好衣裳后我们便走。”后便出了屋子。

施叔祖这两日为了她的事情四处奔波,且每到如此严寒天气便腿伤复发,疼痛难言,施玉儿不想让老人过多操劳,故而打算就她与沈临川两人走过去便好。

小半个时辰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

施玉儿搀着沈临川走在路上,他高大的身形为她遮挡了许多的雨雪,挡住了寒风。

拐杖在雪面捣下细细长长的洞,紧接着是二人一大一小的足印相伴而行。

施玉儿看见路边的稻草杆子上插着两文钱一支的糖葫芦,糖葫芦红彤彤的,面上的糖浆泛着诱人的光,她记得这种山楂的糖葫芦有些酸,里面的籽硌牙,还记得有时候糖葫芦里面裹的是葡萄或者是油柑。

有两个小童顶着扎的高高的羊角辫捏着四文钱过来,向小贩要两根糖葫芦,他们的脸蛋红红的,穿的圆鼓鼓的,就像年画娃娃一样可爱。

她的步子不自觉的慢了一些,似乎是想起来从前拿着娘给的零用去买糖葫芦的时候,目光中渐渐涌上一丝羡慕与愁怅。

沈临川的步子也随着她慢了下来,听见孩童嬉笑的声音,柔声问道:“你想吃糖葫芦吗?”

“不想,”施玉儿摇头,扶着他继续往前走,“只是见那两个孩子可爱罢了。”

她的话音顿了顿,余下的话卡在嗓边又咽了回去。

她就算是怀了孩子,也不会将那孩子生下来。

本来在如此天气下,租个驴车要好很多,但是此处路多又窄,租驴车走走停停反而更费力气,还要多费三十个铜板。

赶车人心疼驴子受累受寒,施玉儿顶着一张脸被风刮的生疼,却更心疼荷包里的银子。

她就是吝啬,但若是她不吝啬,怕她和沈临川都活不过这个冬日,要被冻死饿死。

“你怪我不租车么?”

她的声音很低,沈临川摇头,将伞又朝着她的方向倾斜一些,他的睫毛和头发上都是雪水,脖子上被施玉儿围了一条围脖,不止于让水浸到伤口处。

“不怪你,”沈临川知晓她的顾虑,定然不会因此小事而责怪她,“还有多久到?你冷么?”

“没几步路了,”施玉儿踮脚望了望,又扶着他走快了一些,“不冷,马上就要到了,我回家烧热水给你喝。”

‘家’这个字出来后两人俱是一愣,又很默契的都不再提。

二人进巷的时候,隔壁一家的门打开了一条缝,王嫂子望了一眼两人,又往屋内看了一眼,便将门关上。

施玉儿的足底已经湿透,她将门打开后便让沈临川将鞋袜脱了,而她则去厨房烧水。

他们买不起炭,但是所幸屋子小,不透风,两个人住也能熬过去这个寒冬。

冷灶生火难,施玉儿不住的打了好几个喷嚏,同时心中又开始算起这两日的开销来。

昨日她托施诚买了米面和一些肉菜回来,再加上调料和干柴,那剩下的一两银子便只剩下了两百多文钱。

听着锅里的水咕嘟冒泡的声音,施玉儿走到米缸旁看了眼,心里才觉得踏实些,白米买了二十斤,二百文,玉米面十斤,四十文,白面十斤,七十文……

主要的花销应当是在油盐和那两块猪肉上面,至于现在堆在墙角的那些萝卜白菜则要便宜很多。

施玉儿又是叹气,她将热水舀到干净的碗里,端到屋里后又用一个盆捡了两块灶里的炭端进去,尽管有些烟,但能取暖就行。

她来来回回许多趟,沈临川想去帮她,却每次都被按住。

施玉儿将热水端给他,然后坐在床侧,说道:“喝些暖暖身子,然后你便休息吧,我去做饭。”

被子很薄,夜里一个人盖一床的话施玉儿定然会被冻病,她仔细想了想,反正她与沈临川之间,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有何不纠结于此,反倒是惹得自己难受。

她将沈临川扶到床上坐好,将两床被子都盖到他的腿上,想说的话支支吾吾后便故作大方的说了出来,“被子太薄,你晚上定然是要同我睡一起的……”

这句话有些怪,沈临川似乎有些不自在的‘嗯’了一声,然后答道:“女子贪凉,你挨着我睡,不至于冻着。”

床小,被薄,无法。

今日是施玉儿的生辰,这是沈临川出门时施叔祖告诉他的,示意他做些什么来讨施玉儿欢心。

沈临川想了想,摸索着穿衣下床,然后缓缓走到院子前,问那卖花的小贩,“梅花多少银子一枝?”

“五文钱。”

小贩并未欺他眼盲,而是挑出一枝含苞最多的花枝给他,笑道:“梅花好啊,这个时节开的最好最文人墨客喜欢的就是梅花。”

他走街串巷许多年,知晓面前人也该有几分墨水在肚子里,便说道:“这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①。您瞧,有梅有雪,置于屋中观赏,岂不是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