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第2/4页)

他这么一说,所有的人都看向他。

他从容不迫地解释道:“大家知道,法国驻华公使馆参赞罗伯特·德·瑟马莱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生活在中国,他曾经拍摄了大量圆明园建筑照片,同时他也在中国购买了七尊兽首,虽然有一些兽首已经丢失了,但是他的家中依然保存有几尊兽首,而我们的这三尊兽首,则是来自这位昔日法国驻华公使馆参赞的家族收藏。而这位收藏家,在中国的名字叫谢满禄,他曾经专门写有中国的游记,在他的游记中,关于他是如何和圆明园兽首结缘的,这里面也有详细的记载。”

初挽听这话,倒是印证了自己的话。

谢满禄当年拿到的兽首已经是假的了,他却以假当真,收藏多年,而真正的兽首在上世纪其实一直留在中国,之后在八国联军进中国时,由那位八国联军老兵从中国带离,漂洋过海到了美洲。

Alexandre先生这么讲了一番拍卖会这三尊兽首的传承后:“我今天特意请来了瑟马莱家族的后人,请对方来作证以正视听。”

他话音落时,就见他的助手领来了一位,对方显然有些年纪,正是昔日谢满禄的侄孙女。

对方大致提起这三尊兽首的来历,说起自己叔爷爷是如何在中国得到七尊兽首,又是如何带着七尊兽首漂洋过海,将兽首运回来,以及如何丢失了其中三尊的经历都详细说了。

这侄孙女最后表示道:“我的家族还保留有当年我叔爷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拍下的照片,以及和其中的马首进行合影的照片,这些都能证明,我们家族的兽首确实来自中国,我们收藏百年,一直到今天,因为私人原因才不得已拿出来委托苏富比拍卖。”

她的目光扫向初挽,道:“我们家族收藏百年的至宝,已经倍加珍惜,这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如果不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我们绝对不会轻易拿出来拱手先让,却没想到遭到污蔑,竟然被贬低为仿品,所以我只能站出来,以正视听。”

这一番话由一位老人娓娓道来,说起自己家族的种种,也说起昔日这兽首漂洋过海的经历,自然可信度极好,众人听着,显然都没有不信的,毕竟艺术品收藏讲究传承有序,至少这谢满禄家族的传承在这里,人家也现身说法了。

初挽明显感觉到,现场不少人看向自己的时候带了几分怀疑,显然诸位专家的天平已经倾向于那谢满禄家族的兽首是正品了。

她笑了笑,道:“Alexandre先生,听起来这尊兽首确实传承有序,我相信这兽首确实是当年瑟马莱先生从中国得来,也相信他们家族的百年收藏,不过我想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误会,看起来瑟马莱先生在百年前就收到了假的圆明园丢失物,他只是收藏了几尊那个年代的青铜器仿制品罢了,显然他费尽心思从中国运过来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圆明园失物。”

这话一出,自然激怒了在场那位瑟马莱,她看着初挽,蹙眉道:“你怎么可以这么污蔑我的家族,污蔑我祖上的名誉,难道我们家族费尽心思从中国运来的,就是仿制品,这是我们家族收藏百年的至宝,怎么容得你这样污蔑?”

初挽道:“这位女士,我想提醒你,我从来无意污蔑你们家族的至宝,事实上你们家族的收藏和我并无瓜葛,但是我希望,你能想清楚,你们家族的收藏是你们家族的收藏,别没事来蹭中国圆明园的丢失物。”

她眸光扫过全场,郑重其事地道:“我之所以在今天这个场合说出这种话,是因为我确认,我从中国带来的这件马首,确实是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丢失的海晏堂摆件,这是刻在中国人心里的耻辱,哪怕历经百年,我们也不会错认。”

她这么一说,在场不少人被震撼到了,那些留学生并华人们,一个个情绪激昂起来,其中一个甚至喊道:“这才是圆明园失物,其他都是假冒的!”

那位年迈的瑟马莱女士看着初挽,笑了:“请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就是我们家族的证人,你呢?”

旁边Alexandre先生道:“初女士,文物的鉴定,传承有序可是重要的一环。”

初挽笑了笑:“这圆明园马首已经历经百年沧桑,我确实没办法拿出什么像样的传承,但是我却知道,能拿出清晰有序传承的,未必是真的,拿不出来的,未必就是假的。”

Alexandre先生嘲讽地摊手:“真不真,假不假,这可不是靠着一张嘴来说的?”

旁观席上的哈迈见此,耸肩,夸张地笑道:“就凭空手说白话,就要污蔑别人家百年传承的收藏吗?”

初挽道:“我既然说是假的,那自然是有证据,因为今天,我带了一个证人,这个证人可以证明,今天,你们拍卖的这件兽首,并不是出自清朝宫廷,也不是出自圆明园,而是民间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