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第2/4页)

显然对于严瑾来说,只要能促进水下考古研究的发展,干什么都成,别的全都靠边站。

初挽便和严瑾详细谈了公司挂靠问题,其实这几年中关村一代开了不少公司,那些公司大部分都是下挂在中科院名下的,既然别的单位可以这么搞,他们水下考古研究所自然也可以,完全可以实行股份制来规避一些风险和麻烦。

未来怎么走路,未来再说,就目前来说,先建一个公司,挂在水下考古研究所名下,于是双方详细谈了大概的轮廓。

同时水下考古研究所提供研究场地和便利条件,也包括一些法律流程和政策审批方面的协助,初挽出钱,陆建晖做研究,这样公司本身可以借用水下考古研究所的协助,不必大费周章另起班底,等作出一些成果后,再额外租用办公室搬出去。

这对于双方来说,也算是取长补短了,水下考古研究所现在不缺人,也不缺场所,缺的就是钱,而初挽有钱,也有一位顶尖研究人员,缺的是人,以及政策方面的一些便利,现在一拍即合,正好合作。

他们甚至约定了将来股份的设置,初挽拥有绝大部分股份,水下考古研究所会占一小部分股份,这样企业的性质便不再是私营企业,而是研究所下挂企业了。

双方也谈了接下来的流程,公司申请过程等,这些都谈妥了,陆建晖和严所长说起接下来的计划,详细说起水下机器人的研发问题。

提到这话题,陆建晖的话就多起来,滔滔不绝,初挽本来想着提醒下陆建晖,有些可以回头细谈,现在不适合,谁知道严所长听了,眼睛放光,她也说起自己的一些设想,陆建晖便觉得,自己很受启发,于是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搞水下考古的,一个搞水下机器人的,竟然是投机得很,把初挽给扔一边了。

初挽看着这情景,想笑,又觉得挺欣慰的,严所长是搞考古研究出身,不过做事灵活不死板,陆建晖是做科技研究出身,性子就比较轴,现在看,这两位倒是很能聊得来,把陆建晖暂时挂在水下考古研究所名下,她倒是可以放心。

大家聊到晚上时候,干脆一起吃的饭,边吃边聊的,等吃完饭,大家分别时候,严所长叹道:“其实我们水下研究所之所以能做起来,我们用的设备,全都是靠着小初给我们资助,离了你,我们什么都不是。现在小初既然也有意向办这个公司,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肯定全力支持,只是以后得有劳陆工程师了。”

毕竟陆建晖是科研人员,就这么要退下来开公司,这里面自然牺牲不小。

初挽笑道:“我也和他说了,让他考虑考虑,三思而行,谁知道他比我还急。”

一时问起来:“你和你父母提了吗?家里还不知道呢。”

陆建晖:“没呢,我回头说吧,我父母估计会反对,不过也没什么大事。实在不行,我让爷爷和他们说?”

初挽:“这倒是也行,回头我先和你爷爷聊一下。”

旁边严瑾听着,疑惑地看初挽。

初挽这才想起,她好像没特意和严瑾院长提过她和陆建晖的关系。

她便笑道:“严院长,这是我侄子。”

侄子?

严所长惊讶地看了眼陆建晖,再看看初挽。

陆建晖比初挽大几岁,常年闷实验室,多少有些不修边幅,就有点显大,至于初挽,则是长发披肩,文雅别致,怎么看怎么年轻洋气。

她侄子?

陆建晖解释道:“她是我七婶。”

严所长愣了下,之后恍然:“我知道了,我想起来了,你们家陆同志好像是家里老七,最小的是吧?原来建晖是你爱人的侄子?”

初挽笑道:“是,我丈夫排行第七,上面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侄子好几个呢,这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那个都三十多了。”

晚上时候,初挽和陆守俨说起这件事:“反正进展还挺顺利,后面估计有些事得详细谈,不过让他们先谈吧,我从旁大致把关就行了。”

陆守俨详细问了具体情况,初挽都给他说了:“我也和严所长聊了南海沉船的问题,现在已经大致锁定了区域,不过具体搜索还需要细查,而且现在他们根本不具备深海打捞的能力,只能先在黄河流域试探性挖掘。”

陆守俨:“如果建晖的水下机器人能有进展,对他们应该大有助益。”

初挽点头:“是,我也还这么想的。”

陆守俨:“回头我和老爷子提一声。”

提起这个话题,初挽有些担心:“这回头老宅那边知道了,还不一定怎么想呢。”

毕竟陆建晖本来是正经中科院的科学家,脑门上都闪烁着为国家奉献终身成名成家的光辉,昨天家里办寿宴,提起陆建晖谁不夸他是科学家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