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第2/4页)

然而这只是刚开始而已,九十年代大下岗即将轰轰烈烈开始了。

这边的负责人很快迎了出来,这位据说以前是一个主任,现在也穿得有些灰头土脸的,带着他们过去看瓷器。

初挽仔细看了看,果然是不少精品,都是昔日外销瓷,这些留一留,行情总归不会差的。

她又去参观了这边的窑厂,前些年景德镇开始工业化流程化,都改造了煤气窑甚至燃气窑,一些烧造设备也都鸟枪换炮了,不过这家窑厂一直没什么动静,比如压坯机,他们还用的手工压坯机,别人早上电动了。

初挽又继续往里面走,工人早没了,不过那些工具都还在,年代久远的轮车,布满斑驳陶泥的匣钵,各式各样的石膏模具等。

初挽看着门外那陶洗池,陶洗池已经许久不用了,早就干裂,可以看到里面沉淀着的细碎石土瓷料,这淘洗池显然也用了很多年月。

初挽望着墙上无处不见的大标语,对易铁生道:“站在这里,看着这里的一切,你想到什么?”

易铁生:“想到时代变了,曾经辉煌的,现在已经没落了。”

初挽笑道:“我看到这些工具,这些陶泥,还有这些碎瓷,眼前就能有一幅画,好像能看到那些工人在这里忙碌的身影。”

从千百年间,到新中国,从轰轰烈烈的红色高峰,到如今的落寞萧条,时代会变,环境会变,别人的眼光也会变,但景德镇却永远缺不了一个汗珠从□□脊背流淌下的汉子,举着巨碾,一点点地将原料舂细,将大桶的石土瓷料倒进陶洗池内。

易铁生侧首看着她:“所以?”

初挽:“南宋有《陶记》记载景德镇瓷器制作,清代有《陶说》记载历朝历代陶瓷发展,我们现代社会,著书立说者众多,但是既然是新时代了,我们完全可以来一点特别的。”

易铁生浓眉微耸:“所以你想干嘛?”

初挽:“我想买下这里,买了后,也不要修整了,干脆留着,原封不动,最原汁原味还原曾经景德镇瓷器的制作现场。再把这里装潢一番,贴一些陶瓷人文介绍以及陶瓷历史,把这里发展成陶瓷历史博物馆。”

易铁生听得整个人都愣了,过了一会才道:“这也可以?”

初挽:“你不觉得挺有意思的吗?我看景德镇还有一个陶瓷学院,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合作,我们除了成为陶瓷历史博物馆,也可以请他们来实习演练,多方面创收。”

其实她这个主意是从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来的创意,拉斯维加斯把霓虹灯拆卸下来后,据说建了一个霓虹灯博物馆来纪念拉斯维加的历史。

中国需要纪念的人文实在太多了,现在又是热火朝天经济改革,估计没人在意这种陶瓷制作人文,不过再过一些年,等着劲头过去,等那些人开始感慨过往的时候,这陶瓷制作历史博物馆估计也能有人气了。

当然了,这是一个长期投资,不可能马上有什么产出,所以价格一定要压低,就这么慢慢放着。

易铁生拍案叫绝:“好,你这个想法太好了,我们回头不是还要买那些567瓷器吗,也不用特意找库房了,就放这里,算是这边的特色了。”

初挽:“对,除了这些,门口和厂房那些碎瓷也都保留着,千万不要清理,这才叫原汁原味,你看以后那些老外来中国旅游,但凡懂这个的,都可能来看看,那些碎瓷他们看着更有意思。”

她看着远处,远处山峰连绵,有群鸟闪动翅膀飞过。

她叹道:“景德镇,就是景德镇,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景德镇,哪怕藏于深山,也可以闻名天下,但凡闻名天下,何愁客从四方来?”

易铁生沉思一番后,颔首:“是。”

算着湖南博物馆那边的时间,初挽干脆就住在景德镇了,她让易铁生去收购窑厂,她自己也在景德镇看看,顺便关键时候把关。

等过四五天,她正好直接过去湖南,什么都不耽误。

易铁生在这里置办了一套房子,她不想住招待所,就干脆住易铁生家里了。

易铁生这房子是一个不算太大的三居室,厨房收拾得简洁整齐,看得出偶尔做饭。

她好奇看着厨房:“你平时自己做饭吗?”

易铁生:“做。”

初挽:“那还行。”

易铁生:“一周做三四次吧。”

初挽:“……这叫做饭吗?”

易铁生笑道:“凑合混吧。你想吃的话,我去买点菜。”

初挽:“去买吧,我来做,就当犒赏你这段的辛苦。”

易铁生听此,也没客气,便去买了不少,不过当然,他也没指望着初挽做,他自己洗洗菜准备做饭。

这边易铁生刚出去,初挽就接到电话,却是冯鹭希打来的。

她有些意外,冯鹭希给她打电话,一般是老爷子那边的事了,当下忙问:“大嫂,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