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2/5页)

初挽听着,明白她没说谎,她只是刻意不去提一些事实罢了。

初挽当即聊了下价格,这件宣德炉对方希望卖一万马克,其它几件瓷器,想卖两三万马克不等。

陆守俨见此,也聊了聊,最后初挽买了一件瓷器和这件宣德炉,一共四万马克,这就大概是一万美金。

初挽要求对方写了收据,她当场付了现金。

看得出,女主人很高兴,不过又有些心虚的样子,她还热情地表示初挽可以再看看别的,会给她便宜。

初挽表示不用了,之后带着瓷器以及宣德炉上了车。

回到酒店后,初挽这才小心地将宣德炉翻过来,查看了底款,当看到下面那“大明宣德年制”时,心算是彻底尘埃落定了。

用的是楷书减地阳文,那个“德”字心上没有那一横,而且“制”是上“制”下“衣”,从书写习惯看,“衣”上无一点,且横只划了半笔,这些都是鉴定宣德炉的隐秘。

哪怕民国期间也有按照这个底款仿的,但是以初挽的眼力,仿造品自然能一眼看出。

上辈子这件宣德炉是在瑞士拍卖的,其实最后总成本是四百二十万瑞士法郎了,这辈子竟然几万马克就拿到手,算是捡了大漏。

倒是也省了聂南圭那一场大动肝火的恼。

当天吃过饭后,初挽也懒得干别的了,就围着那宣德炉转悠,这宣德炉能卖那么高的价格,确实不简单,

她忍不住叹息:“这个和圆明园马首一样,也是用的失蜡法,失蜡法造出来就是比翻砂法要精细,也没有砂眼。”

其实民国也有失蜡法伪造宣德炉的,但是民国伪造的宣德炉内部会有跟着底足一起凹下去的凹坑,而明朝失蜡法做出来的就没有。

当然这些,德国人是不懂的,所以他们眼睁睁看着这么大一个宝从他们眼皮底下飘走了。

初挽想想这事,越想越满足:“我回头就光明正大带着这个,从他们眼皮底下离开德国,没有人会怀疑什么,等哪天这物件考证出来——”

她叹息:“真想看看他们的脸色。”

陆守俨好笑地看她一眼:“行了,别得了便宜又卖乖了。”

初挽不太情愿地道:“好吧……”

第二天一大早,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过来了,他们已经知道这件事,表示如果有需要,他们随时提供协助,陆守俨和初挽自然谢过他们。

之后在他们的陪同下,两个人和范文西先生一行专家汇合,前往柏林博物馆。

博物馆的馆长亲自前来迎接,同时出现的还有德国方面的一位重要政府官员,对方看上去很热情诚恳。

谈判安排在第二天,这天馆长和费舍尔先陪着中国专家一起过去德国博物馆参观,中国专家对于这个安排自然乐意,他们也想尽可能多了解德国博物馆情况。

而初挽是有备而来的。

说实话,上辈子对于德国文物圈的各种事,她听得太多了,随便拿出来整整就足以奠定自己的权威,不过可惜有些时间不凑巧,没到这个时候,她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有那么一两桩能利用的。

他们过去了柏林博物馆岛的一处博物馆,据说这是德国访客最大的博物馆,这博物馆又分几部分展览,包括文物收藏、远东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

费舍尔给他们介绍,说这里有大量古希腊、罗马和波斯的文物,让大家大开眼界的有括宙斯祭坛、古波斯的巴比伦城门和古罗马的米列之门等。

上午参观了这么一圈后,他们在费舍尔的陪同下过去了这边的老绘画陈列馆,此时这家陈列馆正在举办现代艺术展,来客众多。

这陈列馆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六大美术馆之一,收藏了不少中世纪至十八世纪中中期的绘画,据说不少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纠缠。

费舍尔有些自豪地给大家介绍着,同时也介绍着他们的防护措施已经对文物的保护等,他们怎么控温,怎么精心养护,听得国内一些专家大开眼界。

不得不说,欧洲国家有钱,对文物的养护确实是国内所不能及的,国内文物养护经费都是大问题,需要求爷爷告奶奶拨款。

这么随意浏览着的时候,初挽终于看到了那一幅画,这正是她要等着的。

那是荷兰抽象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这位画家是本世纪二十年代风格派抽象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据说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而眼前这幅画叫做《纽约城一号》,创作于本世纪四十年代,画中都是一些线条,蓝的红的黄的,直角相交——总是一般人看不懂。

初挽其实也看不太懂,不过她知道,这幅画没几个人能看懂,因为这幅画一直被挂反了。

挂反了几十年,后来才偶尔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