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2/3页)

这也是船体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对拆船公司做出的约束,这些合同约束让人很难从那些拆解过的废旧钢材中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陆守俨和初挽这么解释着,笑道:“不过让我意外的是,我今天了解到一个信息,因为这家拆船厂是被澳大利亚公司指派的任务,所以他们之间签署的协议存在一个漏洞,里面没有提到转售禁止的条款。”

初挽:“那意思是?”

陆守俨:“现在,这艘航母已经是这家拆船公司的所有物,他们完全可以以自己能力不济为理由,再找一家拆船公司。”

初挽懂了:“……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卖给中国的拆船公司?”

陆守俨颔首,道:“拆船并不是什么好活,他们恨不得把这种低端劳动密集型的工种给扔出去,现在国内也确实有些拆船公司生意不错。”

一般轮船中会大量使用的绝缘材料石棉,以及油漆中的铅化物、汞和砷,这些长年累月下来,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不但如此,拆船本身就是辛苦而棘手的,安全绳问题,瓦斯爆炸问题,以及钢材滚落问题,这些随时都可能夺去拆船工人的生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环境污染问题,发达国家对拆船工作的环境标准要求非常高,这也造成拆船公司拆解成本过高问题。

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建立完备成体系的环境标准规范和安全标准,拆船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陆守俨道:“前几年,我们国家发布了这方面的政策,给拆船公司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除了免征关税,还每年拨款定额外汇给他们作为流动发展资金,所以最近几年中国拆船业发展势头很猛。”

初挽顿时明白了:“你现在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给他介绍中国拆船厂,虽然距离远了点,目的有些太明显了,不过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他自然乐意,他也懒得管为什么了,反正又不违法,澳大利亚的船扔给他们,他们凭什么不能卖出去。”

陆守俨道:“是。”

初挽想了想:“不过,澳大利亚军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把这艘航母给这么一家拆船厂的时候,上面有价值的装备应该都已经拆卸过了吧?上面也没什么可利用的了?”

陆守俨收敛了笑,道:“我已经和国内相关专家沟通过了,就算是所有的装备都拆卸了,只剩下一个铁皮壳子,但是对我们来说也是有用的,至少能让我们的计建单位对航母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知道航母的框架设计。”

初挽听着,沉默了一会,才道:“那看来也是有用的,那就设法促成这笔生意。”

陆守俨:“再说了,根据我探听到的消息,以及澳大利亚拆卸的时间推算,他们就算把上面的设备都拆了,但是一些装备的基座是没法拆的,比如上面的蒸汽弹射器,除非他们自己先把船拆了,不然总归会留下痕迹,这些对我们都是重要的线索。”

初挽:“哈迈那边什么情况了?”

陆守俨:“他还在,我听说,这次他下了大本钱改造他的船,可以说无坚不摧了,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初挽:“他没给我们捣乱吧?”

陆守俨:“他自然要捣乱,不过且看着吧,反正他又不能把这东西拖回澳大利亚,他也不可能当场直接把这航母吞了,这么大一个东西,总得有人收拾残局。”

陆守俨协助严瑾教授走了进口流程,拿到了进口许可证等,潜水设备已经顺利提货。

在他们将那些潜水设备打包运走后,严瑾教授和初挽一番深谈,提起如今的情况。

初挽也说起了哈迈,以及哈迈的那艘船,那艘船是进行特殊改造的,上面的仪器以及潜水设备都是他们特别定制,使用了世界最先进技术,当然不是中方的潜水设备能比的。

对于这个情况,严瑾教授也没什么好说的:“他们本身就是专业的打捞公司,又是发达国家,我们一时也没法和人家比,现在我们只能拼着命上,别人干一天的,我们豁出去干两天三天,咱们的队员没别的优点,就是不怕吃苦。”

她叹了声:“别的也没办法,就算初挽你肯出钱,但关系到咱们研究所的体制性质,有些事也没法往前推。”

初挽:“我明白,我们只能一步步往前来吧。”

送走严瑾教授后,陆守俨也开始正式和拆船厂引进了中国拆船厂,他牵桥搭线的是中国广州造船厂和广东中山拆船公司,这两家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了专业人士前来美国,对航母进行初步考察,并协商具体合同。

陆守俨也从旁帮着周旋。

这自然不是一笔小数目,彼此各有各的诉求,美国拆船公司方面想扔出烫手山芋,但是又不想因此引起麻烦,而中国方面则是想直接买下,不想接收异地拆解,更不想部分拆解分批运回,说白了,他们要完整的航母运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