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2/3页)

初挽研究了一番,道:“应该就是了。”

估计是有什么内斗,有一位恰好知道了青铜器粉锈的秘密,便利用这个方式,给这些青铜器下了“传染病的毒”,由于西方人没见过这种毒,自然神不知鬼不觉地传染开了。

只是不知道这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想彻底毁掉这么一批青铜器,还是想关键时候他自己跳出来力挽狂澜?

这些,估计是洛克菲尔德家族内部的机密,外人是不得而知了。

不过初挽也不太关心这个,她现在轻松得了两百万美金,手头一共有五百万美金了。

她便和严瑾教授联系了,谈了谈现在水下考古研究所的进展,现在他们正试图破译那份东印度的航海图,对南海一带进行探索式考察,不过工作并不顺利。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紧张,毕竟水下考古和普通考古不同,水下考古一切都要在水下进行,在陆地上一个简单的工作到了水下,就会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而水下考古队员的装备更是大难题,有钱也很难采购到好设备。

挂上电话后,初挽和陆守俨提起来,想了解下潜水设备方面的资料,陆守俨想着他们学校图书馆的计算机可以上网查,他自己找了找,发现资料不少,不过因为太多了,眼花缭乱的,不好搜集,于是那天,他干脆带着初挽过来图书馆查。

初挽上辈子其实已经学会操作电脑,也会上网查资料,不过图书馆的这种计算机到底和她以前用的不一样,她还是让陆守俨教了一番。

等差不多熟练操作了,陆守俨自己去忙了,她在那里查资料。

她翻看了一番,多少明白了这里面的麻烦。

她以前只知道,水下考古需要钱,但是对于需要多少钱没太多概念,现在却比较真切地明白了。

国内工业基础差,水下设备更是远远落后,想靠国内的设备来做水下考古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进口国外先进设备。

水下考古需要潜水服、高氧气瓶以及潜水表等,这些都是一分钱一分货,贵的用起来就是好,钱花不到位,装备比别人落后笨重,别人一天干完的活自己可能就需要两天。

别的高科技不提,就说深水手电筒这么个简单物件,那些进口的深水高亮手电筒就是看得清楚,国内产的照不亮,那真是急死人。

许多事,地上考古可以将就,也可以靠着大家伙拼命仗着身体硬上,但是水下考古真不行。

那是大自然的制约,人类□□不可能突破极限。

再者,有些是完全不可能节省的,水下考古要先做探索性工作,要测绘,自然也要水下摄影,水下摄影机昂贵无比,且一卷胶片只能拍摄三十六张照片,这就意味着,一次潜水只有三十六个拍照机会,而且完全不能预览。

拍照三十六张,等回地面冲洗过后,也许发现由于光线或者海水影响,其中三十张拍得一塌糊涂,白白浪费。

这么一来,这水下考古的胶卷竟然都是一大笔支出,关键这种胶卷比普通胶卷还要贵很多。

初挽看完这些后,也是长叹了一声,之后便开始在网络上查找潜水设备厂家,她想着,干脆从美国采购一批设备送回去国内吧。

反正她现在不缺钱,人在美国也方便。

她便和陆守俨提了下,一则陆守俨之前和多家大型石油类企业有过联系,那些石油类企业涉及水下勘探的部分也都会涉及水下设备,二则她记得,他之前特意提到过无人水下潜水器。

陆守俨听着,便也大致说了自己了解的情况,美国的无人无缆潜水器也是最新研制出来的,国防部投资的,这种技术保密,不可能拿到,不过普通的潜水设备自然没问题。

初挽和她说了自己的盘算,陆守俨略沉吟了下:“不需要一百万美金,也就是十几万美金应该足够了,你把这事交给我,我来办吧。”

他解释道:“这属于进口设备采购,需要签合作协议,还得拿进口许可证,后面还有清关资料,这个流程很麻烦,你自己做,得花不少心思。”

初挽:“你之前做过是吧?”

陆守俨:“我没做过,但我认识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同志,还有二商局的,他们应该都熟悉这种采购流程,实在不行,以前晋东市负责石油设备采购的,也可以帮下忙,总比你自己做强。”

初挽:“那敢情好,这样吧,我拿二十万美金,怎么花我就不管了,你随便买,一定要采购好的设备,给他们全都装备上,我发现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水下考古,没好设备,吭哧吭哧半天不如人家一蹬腿。”

陆守俨:“水下设备也得看海域看水质,不一定最好的就合适,我先打听下,找一家性价比最好的,回头有进展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