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第3/4页)

戴维听着,越发皱眉:“我们的展览会还有两周就要开始了,如果这样大动干戈,那估计会耽误接下来的拍卖会。”

初挽见他这么说,自然心里明白,他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事关重大,这已经不是他作为艺术顾问的身份能决定的范畴了,他必然需要一些时间来商量对策。

当下就道:“那你们可以商量下,或者找青铜器专家了解下这方面的情况。”

戴维点头:“初小姐,我自然相信你的判断,但是这件事关系重大,不是我能决定的,我需要请示下,如果有需要,还请初小姐拨冗赐教。”

初挽:“没什么,有什么事,你们随时找我就是了。”

让初挽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戴维给初挽打了电话,电话中,戴维声音紧绷,他希望她明天早上能过来一下,这件事已经报告给了洛克菲尔德家族的负责人,洛克菲尔德先生非常重视,他已经请了顶尖化学专家和青铜器专家对青铜器上出现的这种情况进行分析,但是鉴于他们全都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希望初挽能过来。

戴维诚恳地道:“初小姐,我们将对你感激不尽。”

初挽听着,便应下,第二天赶过去洛克菲尔德艺术馆。

到场后,她就发现气氛凝重,果然在场专家全都是美国顶尖学府的知名专家教授或者青铜器研究学者,也有洛克菲尔德艺术中心的顶尖顾问。

总之,美国研究青铜器的权威都在这里了。

戴维把初挽介绍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显然对初挽有些有些惊讶,他们知道她是中国考古学者和古玩专家。

初挽入座后才发现,在场有两位明显看着眼熟,听大家讨论起来,她才恍然,这是洛克菲尔德家族有名有姓的人物,紧急过来处理这件事的。

看起来,他们还是不想放弃这次的家族艺术展览会,打算紧急采取措施。

现在他们已经对青铜器表层的粉锈进行取样,做化学分析,发现在青铜器的锈蚀物中,出现了赤铜矿、蓝铜矿、孔雀石和氯铜矿。

显然氯铜矿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在这之前,他们从未见过中国的青铜器中竟然有这种物质。

坐在主席台上的叫亚历克斯,这位亚历克斯看向初挽:“根据初小姐的说法,这种氯铜矿是会传染的。”

周围一众专家听到,都疑惑地看着初挽,显然,“传染”这个词对于铜锈来说,实在是一个新名词,他们无法理解。

初挽解释道:“在中国,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底层古董玩家,在青铜器出土后,都会对上面的附着浮锈进行处理。在这里的博物馆收藏的绝大部分青铜器应该都是新中国成立前被运到美国的吧?”

众人神情略顿了下,之后点头。

毕竟中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对文物管理严格,基本上断绝了和外界的文物交流,虽然这几年有些特殊渠道可以运过来青铜期间,但依然是极少数,现在他们的藏品大都是中国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运到美国的。

初挽继续道:“在那个年代,青铜器一般走海运,走海运的话,船上湿度大,一旦出现这种粉锈就很容易快速蔓延,所以中国那些青铜器的挖掘者,都非常关注有害锈的清理,在艺术品流转中,那些青铜器在中国大古董商手中的时候,已经被清理掉了。在经过漫长的海运抵达中国后,更是不存在粉锈的风险。所以诸位可能从未听说过这种现象,但这确实是青铜器保存的一大风险,我们中国对于处理这种事情就比较得心应手。”

说简单点,那时候中国内陆的古董商把这些外国大款伺候得太好了,卖给他们萝卜都不带泥的,以至于他们不知道萝卜竟然土里长出来的。

不过当然,中国方面对粉锈的认识也是慢慢深入的,情况也没她说得那么好,反正顺便给国内专家吹吹牛而已。

众位专家听着,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化学专家皱眉道:“根据我的分析,眼下的情况元凶应该是氯离子,青铜器和氯离子发生的化学反应,氯离子把铜转变为了游离的亚铜离子,这样青铜器中的铜逐渐消失,变为了粉末状的氯铜矿。如初小姐所说,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湿度,因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需要氧气和水份。”

初挽对此并没什么想法,这个解释太专业了,事实上即使在后来的年代,对于这个变化过程也没有科学详细的解释。

反正这就是青铜器养护中的一个大麻烦,一个传染病。

这位化学专家发言后,其它教授也纷纷发言讨论,开始探讨这种传染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方案。

听了这么一圈后,亚历克斯皱眉:“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第一是解决目前的问题,第二是调查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第三是对我们的青铜器进行养护,以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现在洛克菲尔德家族展览会即将开始,我们必须在展览会之前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