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3/4页)

晚宴仪式感十足,用的瓷盘都是皇室专用顶级瓷器,就连菜单上都印有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的徽章,菜品有烤火鸡配栗子、圆形梭鲈鱼片和挪威安康鱼等。

晚宴结束后,大家转至会客厅,上了甜点和咖啡,甜点一种带着苦杏仁和玫瑰香味的海绵蛋糕。

这时候气氛也随意起来,国王兴致勃勃,和初挽详细地聊了中国瓷的八大色系,并详细地说起瑞典名瓷,如今瑞典瓷器在世界中的地位等等。

旁边的瑞典小公主看起来也对中国瓷器很感兴趣,偶尔会好奇地问初挽几个问题,初挽记得,她以后出嫁时候的嫁妆中就包括了一大批精美的中国瓷器。

这么聊着间,王后笑着提起来,在场客人有几件瓷器,说不好什么年代,想请初挽鉴赏。

初挽听着,自然明白,这里面多少有些考量的意思,便也欣然同意。

于是很快,大家都拿出来自己准备好的瓷器。

第一件是小公主的青花加紫釉里红,小公主笑着说:“听说陆夫人看瓷器能知道年轻,那陆夫人觉得,这是什么年代的瓷器?”

她这么一问,大家都看向初挽。

几位中国大使看此情景,显然都有些替初挽担心。

这次瑞典国王招待陆守俨初挽夫妇,对于加深两国友谊以及宣扬中国文化都大有帮助,他们自然希望陆守俨和初挽能在瑞典王室赢得好名声。

初挽看过后,却是不紧不慢地道:“这是雍正的。”

小公主惊讶,点头:“对,雍正的。”

初挽:“这器件造型规整,线条流畅,绘画功底深厚,这应该是雍正时期官窑的精品了。”

小公主惊喜:“太好了!”

几位大使见此,这才松了口气,同时对初挽也不免敬佩起来。

众人见初挽眼光果然了得,都纷纷拿出拿出自己的物件,这其中还有一位博物馆馆长。

看得出,为了招待她这位“来自东方的陶瓷专家”,他们已经把斯德哥尔摩的顶尖陶瓷专家全都请来了。

初挽一番鉴别后,遇瓷器说年代,说来历。

要知道初挽虽然二十三了,但她长相本来就显小,更何况在这些牛高马大的欧洲人面前,众人乍看她,只以为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谁能想到,她竟然眼力如此深厚。

只听得众人敬佩连连,几乎五体投地。

瑞典公主更是对初挽敬佩不已,连声惊呼。

很快,轮到了一位希里安先生,他是一家陶瓷博物馆的专家,他拿来的,却是一件天蓝釉挂红斑梅瓶。

希里安先生介绍道:“这是我祖上收藏的,是十八世纪时候,从远航中国的海员手中买到的。”

初挽看过去,却见这梅瓶高雅大气,稳重古朴,颜色明亮又深沉,这自然不是凡品。细看间,又见那天天蓝釉的釉层厚实,釉面滋润,匀净光润,积釉处是深蓝色,梅瓶上有装饰性紫红斑。

这种紫红斑是北方中原一带钧窑系的特色了。

所谓钧窑挂红,价值连城,说的就是这个了。

初挽仔细看了好一番,终于道:“北宋钧窑。”

她这一说,场上众人全都看向希里安先生,希里安先生微微点头:“对。”

众人听了,不免赞叹,这实在是好眼力,都没上手,直接就可以报朝代了。

初挽却继续道:“不过希里安先生,这件瓷器,你可能记错了,这不应该是十八世纪从中国海上丝路而来的瓷器吧。”

希里安先生微微蹙眉:“这确实是十八世纪海上丝路的瓷器。”

一旁威德公爵便道:“其实从哪里来倒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关键是陆夫人一眼看出来这个的来历。”

旁边的瑞典公主听到这话,点头,钦佩地看着初挽:“有道理,能够一眼看出朝代,这很了不起了。”

中国大使也跟着道:“陆夫人看了这么多,也有些累了,等会休息休息再说。”

这几位明显是要给初挽打圆场。

谁知道初挽却道:“但是这件,确实不是十八世纪流落到中国的。”

她望着那件瓷器,道:“这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中国来到瑞典的。”

希里安先生听这话,便有些不高兴了:“初小姐,这是我的瓷器。”

他这话里意思太明显了,他自己的瓷器,他很清楚怎么回事。

初挽一再的否定让他心生不悦。

旁边人见了,略有些尴尬,瑞典国王便笑道:“这个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陆守俨从旁,一直说话很少,只是安静地陪在初挽身边,现在见到这情景,他便用英语道:“我的妻子看瓷器,一眼看过去,便不会有错,她既然这么说,那一定有原因。”

说着,他看向初挽,温声道:“挽挽,你需要解释下?”

他这一说,周围人等纷纷点头,希里安先生也道:“那就请初小姐解释下?”